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形成历程及原因分析 | 第21-28页 |
·我国外汇储备的形成历程 | 第21-24页 |
·第一阶段:徘徊不前(1950-1978) | 第21页 |
·第二阶段:增长较快,但年际波动大(1979-1993) | 第21-22页 |
·第三阶段:稳步增长(1994-2002) | 第22-23页 |
·第四阶段:持续快速增长(2003-) | 第23-24页 |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的分析 | 第24-27页 |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 | 第24-25页 |
·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缺陷 | 第25-26页 |
·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 | 第26页 |
·偿还债务和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需要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规模风险分析 | 第28-41页 |
·阿格沃尔模型的简介及修正 | 第28-30页 |
·阿格沃尔模型的简介 | 第28页 |
·阿格沃尔模型的修正 | 第28-30页 |
·基于修正的阿格沃尔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30-36页 |
·样本数据及样本区间的选取 | 第30页 |
·变量及参数的选择与说明 | 第30-32页 |
·实证检验 | 第32-35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高额外汇储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分析 | 第36-40页 |
·制约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 第36-37页 |
·国际投机资本涌入境内冲击国内经济 | 第37-38页 |
·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和资金流向的不均衡 | 第38-39页 |
·加剧贸易摩擦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结构风险分析 | 第41-46页 |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现状 | 第41-43页 |
·币种结构的现状 | 第41-42页 |
·资产结构的现状 | 第42页 |
·黄金储备的现状 | 第42-43页 |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结构风险分析 | 第43-45页 |
·汇率风险 | 第43-44页 |
·流动性风险 | 第44页 |
·收益风险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高额外汇储备管理的国际经验介绍 | 第46-50页 |
·日本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第46-47页 |
·管理模式简介 | 第46页 |
·成功的原因 | 第46-47页 |
·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第47-49页 |
·管理模式简介 | 第47页 |
·成功的原因 | 第47-49页 |
·国际管理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高额外汇储备风险防范机制的对策 | 第50-54页 |
·控制外汇储备的总体规模 | 第50-51页 |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大力提振内需 | 第50页 |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 第50-51页 |
·优化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 | 第51-52页 |
·拓宽外汇储备的资产运营方式 | 第52-53页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