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简要评述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设计 | 第19-24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9页 |
·就业 | 第19页 |
·大学生就业 | 第19页 |
·选题的学科依据 | 第19-21页 |
·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供给论 | 第19-20页 |
·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论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与假设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研究假设 | 第21-22页 |
·数据采集与研究指标、研究工具 | 第22-24页 |
·数据采集 | 第22页 |
·研究指标 | 第22-23页 |
·研究工具 | 第23-24页 |
第3章 东北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统计结果 | 第24-33页 |
·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总体分析 | 第24-26页 |
·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般状况 | 第24页 |
·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学院状况 | 第24-25页 |
·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性别状况 | 第25页 |
·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学科状况 | 第25-26页 |
·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区域状况 | 第26页 |
·东北大学本科生就业状况的年度分析 | 第26-30页 |
·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年度状况 | 第26-27页 |
·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学院年度状况 | 第27-28页 |
·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性别年度状况 | 第28-29页 |
·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学科年度状况 | 第29-30页 |
·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年度状况 | 第30页 |
·东北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 第30-33页 |
·工科:就业的常青树 | 第30-31页 |
·就业中的长、短线专业 | 第31页 |
·体艺类:处境剧变 | 第31页 |
·就业中的“男女有别” | 第31-33页 |
第4章 东北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问题透视 | 第33-40页 |
·东北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中的问题 | 第33-35页 |
·文、理学科毕业生就业堪忧,新增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不足 | 第33页 |
·女性毕业生就业不充分,升学率偏高 | 第33-35页 |
·就业区域范围过窄 | 第35页 |
·东北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5-40页 |
·学校内部的影响因素 | 第35-38页 |
·学校外部的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第5章 改善东北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 第40-45页 |
·优化专业和学科设置 | 第40-41页 |
·改进东北大学学科和专业设置 | 第40-41页 |
·对我国高校学科和专业设置的启示 | 第41页 |
·完善就业指导职能 | 第41-43页 |
·完善东北大学就业指导职能 | 第41-42页 |
·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建设的启示 | 第42-43页 |
·合理调整招生规模 | 第43-45页 |
·合理调整东北大学招生规模 | 第43-44页 |
·对我国高校合理调整招生规模的启示 | 第44-4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5-46页 |
·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 第45页 |
·研究有待完善之处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