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抗灰霉病基因定位及榉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的ISSR分析
| Ⅰ摘要 | 第1-5页 |
| ⅠAbstract | 第5-8页 |
| Ⅱ摘要 | 第8-9页 |
| ⅡAbstract | 第9-13页 |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 第一部分 草莓灰霉病抗性基因定位 | 第14-39页 |
| 第一章 前言综述 | 第14-26页 |
| ·草莓的生物学特征 | 第14页 |
| ·灰霉病 | 第14-17页 |
| ·目标性状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 | 第17-21页 |
| ·分子标记 | 第17-18页 |
| ·DNA 分子标记 | 第18-20页 |
| ·基于DNA-DNA 杂交DNA 标记 | 第18页 |
| ·基于PCR 技术的DNA 标记 | 第18-20页 |
| ·寻找目标性状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的方法 | 第20-21页 |
| ·遗传连锁图法 | 第20页 |
| ·等基因系法与 BSA 法 | 第20-21页 |
| ·寻找目标性状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目的 | 第21-22页 |
| ·标记辅助选择 | 第21-22页 |
| ·基因克隆 | 第22页 |
| ·草莓中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草莓灰霉病抗性遗传分析 | 第26-3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6-27页 |
| ·材料 | 第26页 |
| ·方法 | 第26-27页 |
| ·病原菌分离与获取 | 第26页 |
| ·杂交亲本的选择 | 第26-27页 |
| ·分离群体的建立与种植 | 第27页 |
| ·田间性状的调查与统计 | 第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 ·草莓灰霉病抗性遗传分析 | 第27-30页 |
| ·讨论 | 第30-31页 |
| ·本章小节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草莓灰霉病抗性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初定位 | 第32-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 ·供试材料 | 第32页 |
| ·方法 | 第32-36页 |
| ·草莓材料的种植 | 第32页 |
| ·灰霉病抗性调查与统计 | 第32-34页 |
| ·总DNA 提取 | 第34页 |
| ·DNA 的检测 | 第34页 |
| ·BSA 法建池 | 第34-35页 |
| ·SSR 标记分析 | 第35-36页 |
|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 ·SSR 连锁分析结果 | 第36-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第二部分 榉树的 I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9-58页 |
| 第一章 前言综述 | 第39-45页 |
| ·榉树的生物学特征 | 第39-40页 |
| ·花青素 | 第40-41页 |
| ·榉树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第41页 |
| ·ISSR 分子标记 | 第41-42页 |
| ·ISSR 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42-44页 |
| ·品种鉴定和种植资源研究 | 第42-43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3-44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44-45页 |
| 第二章 榉树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第45-4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5-46页 |
| ·材料 | 第45页 |
| ·方法 | 第45-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 第三章 榉树 I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8-5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8-50页 |
| ·材料 | 第48页 |
| ·方法 | 第48-50页 |
| ·DNA 提取 | 第48页 |
| ·DNA 纯度及浓度检测 | 第48页 |
| ·ISSR-PCR 体系的建立 | 第48-50页 |
| ·引物筛选 | 第50页 |
| ·数据处理 | 第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 ·ISSR-PCR 扩增结果 | 第50-53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3-54页 |
| ·榉树叶色与ISSR 相关性分析 | 第54页 |
| ·讨论 | 第54-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附录 | 第64-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 | 第72-75页 |
| 附件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