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乌海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1. 研究意义第11页
 2. 研究现状第11-12页
 3. 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第12-13页
一、乌海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历史与现状第13-17页
 (一)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含义第13-14页
 (二) 乌海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历史与现状第14-16页
  1. 基本概况第14-15页
  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第15页
  3. 煤炭产业历史沿革及历史贡献第15-16页
 (三) 乌海市煤炭资源枯竭情况第16-17页
  1. 资源储量不容乐观第16页
  2. 采掘业占比重畸高第16-17页
  3. 主要大中型矿山及主要资源开采企业压力较大第17页
二、乌海市资源逐步枯竭引发的问题及近年来的转型工作第17-22页
 (一) 乌海市资源枯竭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第17-21页
  1. 民生工作任重道远第17-19页
   (1) 社会就业压力很大第17-18页
   (2) 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迅速第18-19页
   (3) 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任务艰巨第19页
   (4) 棚户区搬迁改造负担沉重第19页
  2.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第19-20页
  3. 经济发展结构失衡第20-21页
   (1)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资源性行业第20页
   (2) 三次产业间比例不协调第20-21页
 (二) 近年来乌海市推进产业转型的主要工作第21-22页
三、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经验和启示第22页
(一) 国外城市产业转型政策的主要启示第22-23页
 1. 必须选择合宜的转型模式第22-23页
 2. 必须有科学全面的规划第23页
 3. 必须重视转型的几个关键要素第23页
(二) 国内有价值的转型经验筛选第23-26页
 1. 坚持政府主导,做到规划先行第24页
 2. 有选择地发展多元产业,培育新的中小企业第24页
 3. 用好优惠政策,增强发展动力第24-25页
 4. 推动政企有机联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第25页
 5. 重视富余人员安置,促进劳动力再就业第25页
 6.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营造和谐稳定氛围第25-26页
 7. 完善规章制度,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第26页
四、推进乌海市产业转型的路径设想第26-39页
 (一) 需要坚持的指导原则第26页
 (二) 推进乌海市产业转型的路径探讨第26-28页
  1. 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第27页
  2. 空间布局由单极向多极转变第27页
  3. 城市消费功能逐步凸显第27页
  4. 政策导向由补贴向培育转变第27页
  5. 思维认识从简单向复杂转变第27-28页
 (三) 推进乌海市产业转型的对策思考第28-32页
  1. 用足用好已有政策第28-30页
   (1) 充分落实自治区的优惠政策第28-30页
   (2) 运用好本市的优惠政策第30页
  2. 落实配套措施第30-32页
   (1)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第30页
   (2) 健全项目管理机制第30-31页
   (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第31页
   (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31页
   (5) 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力度第31页
   (6) 促进信息技术在非资源产业的应用第31页
   (7) 提高企业竞争力第31页
   (8)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第31-32页
   (9) 加强园区建设第32页
 3. 扎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32-39页
  (1) 做精第一产业,发展特色现代都市农业第32-33页
   第一,构筑"安全、特色、精品"农业产业体系第32页
   第二,加快一产业与二、三产相融互促第32页
   第三,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第32-33页
  (2) 优化第二产业,实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第33-35页
   第一,用好资源,壮大发展现有支柱产业第33-34页
   第二,延伸资源,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第34-35页
   第三,超越资源,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第35页
  (3) 提升第三产业,实现加速提质增效第35-39页
   第一,强核心重引领,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35-36页
   第二,促消费提品质,繁荣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36-37页
   第三,抢先机促升级,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研究
下一篇:鄂尔多斯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