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惯性导航技术的重要地位 | 第11页 | 
| ·惯性导航系统的发展 | 第11-14页 | 
| ·SOPC及其技术 | 第14-18页 | 
|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优势 | 第18-19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 第2章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第20-36页 | 
|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20页 | 
| ·基于Nios Ⅱ的SOPC系统简介 | 第20-27页 | 
| ·Nios Ⅱ处理器简介 | 第21-24页 | 
| ·NIOS Ⅱ处理器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 第24-25页 | 
| ·片上AVALON总线技术 | 第25-27页 | 
| ·DSP6713简介 | 第27-35页 | 
| ·C6713的CPU结构 | 第27-29页 | 
| ·C6713的片内2级存储器 | 第29-32页 | 
| ·C6713的集成外设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6-67页 | 
| ·数据采集部分 | 第36-41页 | 
| ·系统输入信号分析 | 第36-38页 | 
| ·基于ADS8364数据采集电路 | 第38-41页 | 
| ·SOPC部分 | 第41-47页 | 
| ·控制芯片的选择 | 第41页 | 
| ·SOPC电源设计 | 第41-43页 | 
| ·SOPC时钟及PLL电路 | 第43页 | 
| ·SOPC SDRAM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 ·SOPC的配置电路 | 第45-47页 | 
| ·DSP6713部分 | 第47-53页 | 
| ·电源部分 | 第47-49页 | 
| ·DSP的时钟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 ·Flash接口 | 第50-52页 | 
| ·SDRAM接口硬件设计 | 第52-53页 | 
| ·通信部分设计 | 第53-59页 | 
| ·SOPC与DSP6713的HPI口接口通信 | 第53-55页 | 
| ·DSP与上位机通信接口的设计 | 第55-59页 | 
| ·NIOS Ⅱ软核配置 | 第59-66页 | 
| ·定制外设IP核设计 | 第59-63页 | 
| ·NIOS Ⅱ软核配置 | 第63-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4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7-82页 | 
|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第67-69页 | 
| ·基于NIOS Ⅱ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第69-74页 | 
| ·集成开发环境(IDE) | 第69-71页 | 
| ·硬件抽象层(HAL) | 第71页 | 
| ·A/D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第71-72页 | 
| ·SOPC与DSP6713的HPI口接口通信软件设计 | 第72-74页 | 
| ·DSP软件开发设计 | 第74-81页 | 
| ·DSP开发环境CCS软件介绍 | 第74-75页 | 
| ·DSP6713的初始化 | 第75-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5章 系统调试 | 第82-93页 | 
| ·SOPC与DSP6713的HPI口接口调试 | 第82-83页 | 
| ·SOPC控制ADS8364数据采集的调试 | 第83-85页 | 
| ·DSP6713的自举实现 | 第85-92页 | 
| ·bootloader的原理和简介 | 第85-87页 | 
| ·二级Bootloader的编写 | 第87-89页 | 
| ·"两次下载法"实现程序的下载 | 第89-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结论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7-98页 |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