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思维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7-17页 |
一 | 第7-9页 |
二 | 第9-11页 |
三 | 第11-17页 |
第一章 在世之身体 | 第17-39页 |
第一节 身体的整体结构 | 第17-22页 |
一、身体的物质结构 | 第18-19页 |
二、身体的心灵结构 | 第19-20页 |
三、身体的文化结构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身体场 | 第22-31页 |
一、场及身体场 | 第23-25页 |
二、感官功能的统合 | 第25-28页 |
三、身体与世界的契合 | 第28-31页 |
第三节 身体辩证法 | 第31-39页 |
一、身体结构与身体功能 | 第31-34页 |
二、身与心的辩证法 | 第34-36页 |
三、多元统一的生命秩序 | 第36-39页 |
第二章 思维的身体性 | 第39-67页 |
第一节 身体思维的生成性 | 第39-49页 |
一、动物思维 | 第40-42页 |
二、原始思维 | 第42-45页 |
三、身体思维 | 第45-49页 |
第二节 身体思维的动力源 | 第49-56页 |
一、身体的非特定化 | 第50-52页 |
二、身体内在的张力 | 第52-54页 |
三、身体秩序的拓展 | 第54-56页 |
第三节 身体思维的意识阈 | 第56-67页 |
一、身体的意向性 | 第58-60页 |
二、身体的记忆 | 第60-63页 |
三、身体的智能 | 第63-67页 |
第三章 身体思维的行为结构 | 第67-87页 |
第一节 行为场 | 第67-73页 |
一、自在行为或自为行为 | 第68-69页 |
二、行为的三种形式 | 第69-71页 |
三、身体—行为综合 | 第71-73页 |
第二节 身体思维的超前性 | 第73-80页 |
一、身体思维的能动性 | 第73-76页 |
二、身体的图式化作用 | 第76-78页 |
三、身体的反馈能力 | 第78-80页 |
第三节 行为结构与思维拓展 | 第80-87页 |
一、把身体借给世界 | 第80-82页 |
二、身体的技能 | 第82-85页 |
三、经验的拓展 | 第85-87页 |
第四章 身体思维的知觉抽象 | 第87-109页 |
第一节 知觉场 | 第87-97页 |
一、外部刺激或内部赋形 | 第88-92页 |
二、图形—背景结构 | 第92-94页 |
三、身体—知觉综合 | 第94-97页 |
第二节 知觉的洞察力 | 第97-103页 |
一、视知觉的优势 | 第97-99页 |
二、知觉的透视性 | 第99-101页 |
三、“图—底”与辨识 | 第101-103页 |
第三节 知觉抽象与思维类型 | 第103-109页 |
一、知觉抽象的动态特征 | 第103-104页 |
二、静态概念与动态概念 | 第104-106页 |
三、推理与直觉 | 第106-109页 |
第五章 身体思维的语言媒介 | 第109-131页 |
第一节 语言场 | 第109-116页 |
一、语词表象或语词外壳 | 第109-111页 |
二、身体语言与言语行为 | 第111-114页 |
三、身体—表达综合 | 第114-116页 |
第二节 语言媒介的生成 | 第116-121页 |
一、内部体验的赋形 | 第116-118页 |
二、外部动作的内化 | 第118-120页 |
三、身体的隐喻思维 | 第120-121页 |
第三节 语言空隙与思维厚度 | 第121-131页 |
一、语言的知觉意象 | 第122-123页 |
二、语言的不完全性 | 第123-127页 |
三、身体思维的厚度 | 第127-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7页 |
后记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