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5页 |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2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其危害性 | 第12页 |
| ·染料废水处理的常规方法 | 第12-13页 |
| 3 白腐真菌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24页 |
| ·白腐真菌简介 | 第13-14页 |
| ·白腐真菌脱色降解染料的机理及其降解酶系的研究 | 第14-16页 |
| ·影响白腐真菌对染料脱色降解的因素 | 第16-23页 |
| ·白腐真菌降解染料的产物分析 | 第23页 |
| ·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 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裂褶菌F17的生长及其对染料脱色能力的研究 | 第25-3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 ·裂褶菌F17的生长特性 | 第27-29页 |
| ·裂褶菌F17对染料的脱色能力 | 第29-31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裂褶菌F17对染料脱色条件的研究 | 第32-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 ·培养温度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初始pH值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第33-35页 |
| ·染料加入时间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第35页 |
| ·染料初始浓度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诱导因子的加入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第36-38页 |
| ·天然物质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金属离子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抑制剂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裂褶菌F17在染料脱色体系中分泌降解酶条件的研究 | 第42-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 ·培养温度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43页 |
| ·初始pH值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染料加入时间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44页 |
| ·染料初始浓度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生物量、降解酶与刚果红的脱色 | 第45-46页 |
| ·降解酶与刚果红脱色率的相关性 | 第46-48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裂褶菌F17脱色降解染料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实验 | 第49-5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 ·脱色降解体系的建立 | 第50-52页 |
| ·脱色降解体系中蒽醌等其它结构染料的脱色降解 | 第52页 |
| ·非灭菌条件下脱色降解体系中染料的脱色降解 | 第52-54页 |
| 3 讨论 | 第54-56页 |
| ·脱色降解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54页 |
| ·脱色降解体系中刚果红及其它染料的脱色降解 | 第54-55页 |
| ·非灭菌条件下的染菌问题 | 第55-56页 |
| ·脱色降解体系的应用价值 | 第56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裂褶菌F17对偶氮染料刚果红的脱色降解及其产物分析 | 第57-67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7-5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5页 |
| ·刚果红的脱色与菌体吸附 | 第58-59页 |
| ·刚果红降解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 第59-65页 |
| 3 讨论 | 第65-66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