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历史变迁 | 第9-14页 |
(一) 计划经济时代 | 第9-10页 |
(二) 转型时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第10-11页 |
(三) 高等教育体制的初步建立 | 第11-12页 |
(四) 总结 | 第12-14页 |
二、国家管制与大学自治 | 第14-16页 |
(一) 高等教育产品的经济属性 | 第14-15页 |
(二) 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 | 第15-16页 |
三、高等学校法律定位 | 第16-19页 |
(一) 我国对高等学校的传统定位 | 第16页 |
(二) 定位在现实中遇到的冲突 | 第16-19页 |
四、高等学校与教育行政机关之间财权的划分与实施 | 第19-26页 |
(一) 政府在公立高等学校资源配置中的责任 | 第19页 |
(二) 资源配置中的市场与计划 | 第19-21页 |
(三) 我国的教育经常费拨款 | 第21-22页 |
(四) 教育经费中的专项补助—以“211 工程”为例 | 第22-24页 |
(五) 现行高等学校财政分配体制产生的诟病 | 第24-26页 |
五、对高等学校与教育部事权划分的实证研究 | 第26-37页 |
(一) 法律规定的高校自主权的范围 | 第26-27页 |
(二) 对教师的管理 | 第27-29页 |
(三) 对学生的管理 | 第29-34页 |
(四) 教学事务的管理 | 第34页 |
(五) 在职权设定上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六、教育行政机关对高等学校的监管 | 第37-39页 |
(一) 对学校规章管理的失范 | 第37-38页 |
(二) 监管手段的缺失 | 第38-39页 |
七、高等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关系的重新构建 | 第39-48页 |
(一) 确立公立高等学校的公法人地位 | 第39-43页 |
(二) 教育分权理论及其相关制度构建 | 第43-45页 |
(三) 建立和完善教育行政机关对高等学校的法律监控机制 | 第45-46页 |
(四) 健全教育行政机关与高等学校关系的法律规范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