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13-15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60页 |
| 综述一、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研究概况与思考 | 第15-45页 |
| 综述二、血管性痴呆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 第45-60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60-98页 |
| 前言 | 第60-62页 |
| 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 第62-98页 |
| 1 对象选择 | 第62-65页 |
| ·健康人标准 | 第62页 |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62-65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65-66页 |
| ·试验原则 | 第65页 |
| ·随机方法 | 第65页 |
| ·药物选择 | 第65页 |
| ·样本含量 | 第65页 |
| ·盲法设计 | 第65-66页 |
| ·给药方法及疗程 | 第66页 |
| ·试验要求 | 第66页 |
| 3 观察指标 | 第66-70页 |
| ·一般性观测 | 第66-67页 |
| ·疗效性观测 | 第67-68页 |
| ·疗效判定 | 第68-69页 |
| ·安全性评价 | 第69页 |
| ·临床试验记录 | 第69页 |
| ·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报告方法 | 第69-70页 |
| ·资料收集及统计方法 | 第70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70页 |
| 4 结果 | 第70-84页 |
| ·一般资料 | 第70-73页 |
| ·临床疗效分析 | 第73-76页 |
| ·观测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 第76-82页 |
| ·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质量的模糊综合疗效评价 | 第82-84页 |
| ·安全性检测 | 第84页 |
| 5 讨论 | 第84-95页 |
| ·肾亏气虚血瘀是血管性痴呆的基本病机之一 | 第84-86页 |
| ·补肾益气活血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病的重要治法之一 | 第86页 |
| ·参芎补肾胶囊药物组成及方义分析 | 第86-87页 |
| ·补肾益气活血法的临床疗效及疗效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 | 第87-89页 |
| ·补肾益气活血法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 第89-90页 |
| ·SET技术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测量价值 | 第90-91页 |
| ·补肾益气活血法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 第91-94页 |
| ·补肾益气活血法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 第94页 |
| ·模糊综合评价在本研究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98-115页 |
| 补肾益气活血法对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98-115页 |
| 前言 | 第98-100页 |
| 实验一、制备含药血清 | 第100-102页 |
| 1 实验目的 | 第100页 |
| 2 实验材料 | 第100页 |
|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100-102页 |
| 实验二、确定给药剂量 | 第102-106页 |
| 1 实验目的 | 第102页 |
| 2 实验材料 | 第102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102-103页 |
| 4 统计方法 | 第103页 |
| 5 结果 | 第103-105页 |
| 6 讨论 | 第105-106页 |
| 实验三、补肾益气活血法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106-112页 |
| 1 实验目的 | 第106页 |
| 2 实验材料 | 第106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106-107页 |
| 4 统计方法 | 第107页 |
| 5 结果 | 第107-109页 |
| 6 讨论 | 第109-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 结语 | 第115-116页 |
| 1 结论 | 第115页 |
| 2 本研究特点 | 第115-116页 |
| 附录 | 第116-126页 |
| 致谢 | 第126-127页 |
| 个人简历 | 第127-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