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赛珍珠在中国的接受历史概述 | 第10-17页 |
·肇始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 第10-12页 |
·停滞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 第12-13页 |
·繁荣期(八十年代至今) | 第13-17页 |
2 中国读者对赛珍珠的接受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剖析 | 第17-36页 |
·对赛珍珠的文化思想的评价 | 第17-23页 |
·文化身份的认同问题题 | 第17-19页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 | 第19-21页 |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问题 | 第21-23页 |
·对赛珍珠的创作思想的评价 | 第23-24页 |
·对赛珍珠的宗教思想的评价 | 第24-26页 |
·对赛译《水浒传》的评价 | 第26-29页 |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形象问题的论争 | 第29-36页 |
·赛氏笔下的中国的现状真实性评论 | 第30-33页 |
·对中国下层人物尤其是农民形象丑化问题的争论 | 第33-36页 |
3 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赛珍珠接受解析 | 第36-44页 |
·赛珍珠作品中的“隐含读者” | 第36-37页 |
·不同历史时期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 | 第37-41页 |
·赛珍珠自身的局限性 | 第41-44页 |
4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附: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