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水质监测技术的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水质监测技术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水质监测技术现状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的安排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水质监测参数的选择及MODBUS工业控制总线技术 | 第17-31页 |
·水质监测参数的选择及检测方法 | 第17-21页 |
·温度传感器 | 第17-18页 |
·电导率传感器 | 第18-19页 |
·PH值传感器 | 第19-20页 |
·浊度传感器 | 第20页 |
·溶解氧传感器 | 第20-21页 |
·MODBUS工业控制总线技术及通信协议 | 第21-30页 |
·MODBUS工业控制总线技术概述 | 第21-22页 |
·MODBUS通信协议简介 | 第22-25页 |
·MODBUS网络的信息传输方式 | 第25-26页 |
·MODBUS通信协议的消息帧 | 第26-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31-39页 |
·系统功能概述 | 第31页 |
·系统结构 | 第31-34页 |
·监测基站系统结构 | 第32-33页 |
·数据传输系统 | 第33页 |
·监控中心系统结构 | 第33-34页 |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34-38页 |
·现场监测终端PLC控制单元 | 第34-36页 |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 第36-37页 |
·监控中心软件设计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站系统 | 第39-63页 |
·基站控制系统功能 | 第39-41页 |
·PLC控制流程设计 | 第41-51页 |
·PLC主控制流程设计 | 第41-42页 |
·进水采样流程图 | 第42-43页 |
·反冲洗流程图 | 第43-44页 |
·管道除藻流程图 | 第44-45页 |
·输入输出单元 | 第45页 |
·其他寄存器 | 第45-47页 |
·控制程序设计 | 第47-51页 |
·基站系统工控机软件设计 | 第51-59页 |
·系统的工作模式 | 第51-53页 |
·基站系统软件构成 | 第53-54页 |
·系统核心调度模块 | 第54-55页 |
·现场控制子系统 | 第55-57页 |
·数据管理和采集子系统 | 第57-58页 |
·数据远程传输子系统 | 第58-59页 |
·基站数据库 | 第59页 |
·基站数据传输功能设计 | 第59-62页 |
·现场水质检测设备与基站系统的数据传输 | 第59-62页 |
·监控管理中心与基站系统的数据传输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远程数据传输系统 | 第63-73页 |
·GSM网络介绍 | 第63-64页 |
·GSM网络组成和功能 | 第63-64页 |
·GSM网络的短消息服务 | 第64页 |
·基站系统对参数信息的发送 | 第64-69页 |
·基站系统通信设备 | 第64-65页 |
·数据传输中的短信编码 | 第65-66页 |
·GSM模块的AT指令 | 第66-67页 |
·基站系统发送短信流程 | 第67-69页 |
·现场设备的通信协议 | 第69-71页 |
·通信协议的要求 | 第69-70页 |
·通信协议的数据传输协议 | 第70-71页 |
·监控中心数据的接收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监控中心管理系统 | 第73-85页 |
·系统介绍与功能 | 第73页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73-75页 |
·三层结构设计模式 | 第73-74页 |
·三层结构设计模式的优点 | 第74-75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75-82页 |
·系统控制功能模块 | 第76-77页 |
·远程操作功能模块 | 第77-79页 |
·数据管理模块 | 第79-81页 |
·数据查询功能模块 | 第81-82页 |
·实验数据分析和系统改进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5-87页 |
·总结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