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制造工艺论文--柔性制造系统及柔性制造单元论文

基于小波变换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工作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综述第12-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工作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综述第13-17页
   ·本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二章 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第18-25页
   ·引言第18页
   ·连续小波变换第18-21页
     ·连续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第18-20页
     ·小波的时频局部化的特点第20-21页
   ·模态参数识别的小波函数的选择第21-22页
   ·连续小波变换的计算步骤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5页
第三章 小波脊线提取的研究第25-43页
   ·引言第25-26页
   ·连续小波变换的脊线第26-29页
     ·信号的复数表示第26页
     ·平稳相位法求积分第26-27页
     ·渐进信号的复小波变换第27-28页
     ·连续小波变换时频域上的脊线第28-29页
   ·小波脊线的提取方法第29-42页
     ·单条脊线的提取方法第29-36页
       ·相位法对脊线提取第29-30页
       ·模值法对脊线的提取第30-31页
       ·仿真比较第31-36页
     ·多条脊线的提取第36-42页
       ·局部模极大值对脊线的提取第36-38页
       ·蚁群算法对脊线的提取第38-39页
       ·仿真比较第39-42页
   ·本章总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模态参数识别第43-53页
   ·基于小波变换的模态参数辨识第43-45页
     ·系统响应的小波变换第43-44页
     ·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第44-45页
   ·自由振动响应信号的获取第45-46页
   ·仿真验证第46-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几种工作模态参数辨识方法的比较第53-71页
   ·引言第53页
   ·几种工作模态参数辨识方法第53-62页
     ·polymax法第53-56页
     ·ITD法第56-59页
     ·ARMA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法第59-62页
   ·悬臂梁实验第62-65页
     ·概述第62-63页
     ·实验装置与步骤第63-65页
   ·悬臂梁模态的识别和方法比较第65-70页
     ·小波变换法识别第65-68页
     ·Polymax法识别第68-69页
     ·模态参数识别结果比较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本文的结论第71-72页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ro/E的径向珩轮三维自动化造型及仿真研究
下一篇:基于ADAMS和AMEsim的装载机联合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