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拓展和深化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3页
1 绪论第13-28页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质量管理起源和演变第15-16页
   ·质量论证和质量管理体系第16-18页
   ·质量体系实践和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8-23页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要解决的问题第23-26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26-28页
2 大质量系统的协同及其理论基础第28-51页
   ·三论及其三论统一的思想第28-30页
   ·和谐与和谐管理第30-33页
   ·自组织概念和有关理论第33-39页
     ·自组织的概念第33-34页
     ·自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34页
     ·耗散结构理论第34-36页
     ·协同学理论第36-39页
   ·大质量系统的协同管理第39-44页
     ·大质量和大质量系统第39页
     ·大质量系统的特征第39-41页
     ·大质量协同的内涵和特点第41-42页
     ·大质量协同模式与环境第42-44页
   ·大质量系统协同的数理分析第44-50页
     ·封闭系统第44-46页
     ·开放系统第46-47页
     ·模型的确定第47-48页
     ·优化过程的实施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3 质量管理体系内涵的深化第51-69页
   ·质量管理历史回溯与发展趋势第51-54页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和演变第54-57页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论提升第57-58页
   ·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信息系统第58-63页
     ·质量信息交流与质量信息系统第58-60页
     ·质量信息的审核第60-62页
     ·有关注意事项和建议第62-63页
   ·质量管理体系与顾客价值第63-67页
     ·顾客价值的内涵及实现第63-64页
     ·顾客价值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第64-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4 大质量理念与管理体系一体化第69-94页
   ·管理体系标准的剧增及其影响第69-73页
   ·质量概念的拓展过程和大质量的理念第73-80页
     ·符合性质量第74-75页
     ·适用性质量第75-77页
     ·大质量的概念第77-80页
   ·管理体系一体化及其建设目标第80-86页
     ·对一体化的关注第80-82页
     ·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和风险控制第82-86页
   ·标准间异同分析第86-93页
     ·差异性审视第87-88页
     ·兼容性分析第88-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5 管理体系一体化实施与问题第94-111页
   ·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分析第94-95页
   ·一体化实施过程及企业文化的影响第95-99页
     ·常见体系整合方案第95页
     ·一体化的实施第95-98页
     ·企业文化的影响第98-99页
   ·一体化实践分析第99-106页
   ·问题与优化第106-109页
     ·外部环境的制约第106页
     ·功能缺陷第106-109页
     ·指标与绩效改进的缺陷第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6 卓越经营计分卡的提出和实证研究第111-136页
   ·热电偶超上限温度测试及其启示第111-112页
   ·传统绩效测量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第112-114页
   ·平衡记分卡的概念第114-118页
   ·平衡记分卡的贡献、优势和不足第118-121页
   ·卓越经营记分卡第121-126页
     ·平衡记分卡与卓越绩效模式标准的对比分析第121-122页
     ·卓越经营记分卡概念的提出和内涵分析第122-126页
   ·卓越经营记分卡评价方法第126-129页
   ·实证研究第129-135页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7 卓越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第136-162页
   ·企业质量工作重心的转变第136页
   ·国家质量大奖及其分析第136-142页
     ·戴明奖第137页
     ·欧洲质量奖第137-138页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第138-140页
     ·我国全国质量管理奖第140-141页
     ·中美质量奖标准对比分析第141-142页
   ·管理体系改进路线图第142-149页
     ·企业质量管理发展阶段的划分第142-144页
     ·CMM模型第144-145页
     ·管理体系成熟度模型(MSMM)第145-149页
   ·自我评估的应用第149-153页
     ·自我评估的概念和内涵第149-150页
     ·自我评估采用的标准和模式第150-151页
     ·自我评估的过程管理第151-153页
     ·自我评估的关键因素和作用第153页
   ·组织学习与自我评估第153-161页
     ·组织学习的概念和模式第153-154页
     ·学习类型的分析第154-156页
     ·包含团队层面的组织学习过程第156-159页
     ·自我评估与组织学习的关系第159-161页
   ·本章小结第161-162页
8 可持续卓越经营的研究第162-181页
   ·二元的管理模式第162-163页
   ·战略弯曲点和绩效曲线的跨越第163-166页
   ·卓越经营记分卡的改进第166-168页
   ·柔性和组织形态的分类第168-172页
     ·柔性的概念第168-169页
     ·柔性的类型第169-170页
     ·组织形态的分类第170-172页
   ·组织转型的路径选择第172-175页
     ·自然轨迹和反向轨迹第172-174页
     ·转型的多种复兴化轨迹第174-175页
   ·组织学习的作用第175-178页
   ·案例分析第178-179页
   ·本章小结第179-181页
9 结论与展望第181-186页
   ·全文总结第181-183页
   ·主要创新点第183-185页
   ·研究展望第185-186页
致谢第186-187页
参考文献第187-202页
附录第202页

论文共2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类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解的爆破性质的研究综述
下一篇: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肾移植患者术中血浆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I2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