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基体上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疏水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超疏水表面的基础理论、制备方法及其发展方向 | 第11-30页 |
·自然界中的超疏水现象 | 第11-14页 |
·超疏水表面的基础理论 | 第14-23页 |
·静态接触角 | 第14-18页 |
·接触角滞后 | 第18-19页 |
·滚动角 | 第19-22页 |
·超疏水表面的自清洁性 | 第22-23页 |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技术 | 第23-27页 |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 第27-30页 |
2 化学刻蚀法制备黄铜基超疏水表面 | 第30-41页 |
·引言 | 第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 第30-31页 |
·超疏水表面的表征方法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氟硅烷对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的机理 | 第31-33页 |
·超疏水黄铜表面的表面形貌 | 第33-34页 |
·超疏水黄铜表面微细结构的形成机理 | 第34-38页 |
·氟化处理后黄铜表面的润湿性分析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3 两步化学刻蚀法制备铝合金基超疏水表面 | 第41-52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 第41页 |
·超疏水表面的表征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正交实验方法设计 | 第42-47页 |
·铝合金表面经两步处理后的表面形貌 | 第47-50页 |
·铝合金表面疏水性的形成分析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4 不锈钢基体上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 第52-62页 |
·引言 | 第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 第52-53页 |
·超疏水表面的表征方法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不锈钢基超疏水表面的微细结构与润湿性分析 | 第53-57页 |
·不同实验条件对不锈钢片疏水性形成的影响分析 | 第57-60页 |
·不锈钢表面疏水性的形成分析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