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召唤结构与古典诗词教学探索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1页
引言第11-12页
一、召唤结构及其对古典诗词教学的意义第12-22页
 (一) 召唤结构的概念阐释第12-17页
  1. 文学作品召唤性的具体体现第13-14页
  2. 文学作品“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产生的原因第14-15页
  3. 文学作品“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的实现第15-17页
 (二) 召唤结构对古典诗词教学的意义第17-22页
  1. 重视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创造作用第18-19页
  2. 向生活开放,注意内外结合第19-20页
  3. 教学评价灵活化,鼓励自主探索精神第20-22页
二、古典诗词意境召唤结构的具体呈现第22-26页
 (一) 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第22-23页
 (二) 虚实相生,空灵含蓄第23-24页
 (三) 形神兼备,意在言外第24-26页
三、召唤结构下的古典诗词教学探索第26-40页
 (一) 摒弃传统的古典诗词讲解方式第26-28页
  1. 重分析讲解,轻意境鉴赏第26-27页
  2. 重知识传授,轻感情熏陶第27页
  3. 求同轻异,缺乏个性第27-28页
 (二) 建构古典诗词教学的新模式第28-35页
  1、诵读感知理解诗词第28-31页
  2、品味感悟鉴赏诗词第31-34页
  3、切己体验,启迪创新第34-35页
 (三) 优化课堂教学情境第35-40页
  1、精设导语,营造情境第35-37页
  2、音乐渲染,融情入境第37-38页
  3、画面呈现,创设情境第38-40页
四、古典诗词召唤结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第40-43页
 (一) 要注意把握文本的规定性第40-41页
 (二) 要注意课外阅读拓展指导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注释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极材料LiV3O8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中国明对虾抗脂多糖因子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