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 | 第9-30页 |
0 引言 | 第9-10页 |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0-15页 |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史 | 第10-11页 |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原理 | 第11-12页 |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 第12-13页 |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和特点 | 第13-14页 |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前景 | 第14-15页 |
·锂离子电池主要组成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6-17页 |
·电解质 | 第17-18页 |
·隔膜 | 第18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层状Li_(1+X)V_3O_8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Li_(1+X)V_3O_8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 | 第21-23页 |
·Li_(1+X)V_3O_8的合成方法 | 第23-26页 |
·Li_(1+X)V_3O_8的掺杂改性 | 第26-27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表征 | 第27页 |
·结构表征(XRD) | 第27页 |
·形貌表征(SEM) | 第27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实验电池的组装 | 第27-28页 |
·循环性能测试 | 第28页 |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低温半固相法制备LiV_3O_8及其性能表征 | 第30-41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30-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材料的合成 | 第31-33页 |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33页 |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 | 第34-35页 |
·LiV_3O_8材料的表征 | 第35-40页 |
·XRD分析 | 第35-36页 |
·SEM分析 | 第36-38页 |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溶胶-凝胶法合成LiV_3O_8及其性能表征 | 第41-71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42-44页 |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LiV_3O_8及其性能表征 | 第44-55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7页 |
·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 | 第44-45页 |
·材料的合成 | 第45-47页 |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47页 |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结构表征 | 第47-49页 |
·形貌分析 | 第49-50页 |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EDTA溶胶-凝胶法合成LiV_3O_8及其性能表征 | 第55-63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材料的合成 | 第55-57页 |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57页 |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57-58页 |
·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58-60页 |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双氧水溶胶-凝胶法制备LiV_3O_8及其性能表征 | 第63-71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材料的合成 | 第63页 |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63页 |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3-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9页 |
·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64-65页 |
·形貌分析 | 第65-66页 |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6-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发表文章及专利目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