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各派教学法论文

电子课件:推进区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的新手段--对上海Z区若干初中开发使用学科电子课件的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目录第10-13页
绪论 基础教育均衡化政策执行手段及其效果的研究第13-3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3-22页
  (一) 基础教育均衡化政策及其执行手段的缺失第13-20页
  (二) 电子课件为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第20-22页
   1、电子课件之“聚合”、“传递”属性及其与“均衡化”的关系第21-22页
   2. Z区借助电子课件在促进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的经验第22页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2-26页
 三、研究方案第26-31页
 四、问卷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的简要说明及分析第31-34页
第一章 电子课件开发、使用中“均衡化效用”调查——积极因素第34-52页
 一、教学成绩有不同程度提高第35-41页
  (一) 校内同一年级各班学科教学成绩差距缩小第35-39页
  (二) 校际间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学成绩差距缩小第39-41页
 二、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均衡发展第41-46页
  (一) 电子课件聚合传递优秀教师的经验第43-44页
  (二) 电子课件实现优秀教学经验的跨时空交流共享第44-46页
 三、各级教育教研部门产生了积极的变化第46-48页
  (一) 增强了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均衡意识和服务意识第46-47页
  (二) 提高了各级教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第47-48页
  (三) 区域各类优秀师资被激活形成更大的辐射作用第48页
 四、有利于为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提供和谐氛围第48-52页
  (一) 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合作第49页
  (二) 增进了教师之间(包括教师与专家领导之间)的感情第49-50页
  (三) 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第50页
  (四) 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支持第50-52页
第二章 电子课件开发、使用中“均衡化效用”调查——存在问题第52-64页
 一、电子课件本身存在问题第52-56页
  (一) 电子课件优劣的评价标准难以统一第54页
  (二) 电子课件本身丰富性层次性选择性不够第54-55页
  (三) 电子课件的反馈更新不够积极及时第55-56页
 二、给教师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第56-58页
  (一) 较大程度上增大了教师工作量第56-57页
  (二) 一定程度上束缚部分教师的教学个性第57-58页
  (三)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对教材的个性解读第58页
  (四) 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教师的依赖性第58页
 三、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第58-60页
  (一) 视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第58-59页
  (二) 快节奏大容量衍生的思想紧张疲劳第59页
  (三)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非均衡发展第59-60页
 四、参与教师及参与学校各有顾虑第60-61页
  (一) 优秀教师的保守奉献和薄弱教师的谦卑低调第61页
  (二) 优秀学校的有力无心和薄弱学校的有心无力第61页
 五、其它问题第61-64页
  (一) 开发使用增大了校方办学成本第62页
  (二) 技术开发人才还不足第62-63页
  (三) 参与的教师及学校规模还不够大第63页
  (四) 校际间信息技术环境差异较大第63页
  (五) 校际间教师交流难以常规进行第63-64页
第三章 阻碍电子课件“均衡化效用”的原因分析第64-76页
 一、思想上还未深刻认识到电子课件“均衡化效用”的积极作用第65-66页
 二、组织上尚欠力度第66-69页
  (一) 经费投入和硬件支持不到位第66-67页
  (二) 开发所需的人力资源准备不充分第67-68页
  (三) 校际间学科间协调力度不够第68-69页
 三、管理理念和评价体系未能有效跟进第69-71页
  (一) 管理理念缺乏服务意识第69页
  (二) 新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第69-71页
 四、电子课件质量参差不齐第71-72页
  (一) 电子课件的丰富性层次性选择性还不够第71-72页
  (二) 电子课件的学科特点还有待进一步凸显第72页
 五、电子课件的效用在使用中未能得到最大化体现第72-74页
  (一) 使用方法还显单调化第72-73页
  (二) 电子课件内涵未能充分挖掘第73-74页
 六、电子课件的版权和使用权不清晰第74-76页
第四章 进一步发挥电子课件“均衡化效用”的对策研究第76-87页
 一、统一思想转变职能协调行动第76-78页
  (一) 统一思想:逐步有序分层推进电子课件的开发使用第77页
  (二) 转变职能:弱化管理职能强化服务职能第77-78页
  (三) 协调行动:有效配置区域优质教育公共资源第78页
 二、加大资金投入第78-80页
  (一) 保证硬件设施的均衡第79页
  (二) 保证参与学校有充足的专项开发资金第79页
  (三) 提高开发者的劳动报酬第79-80页
 三、建立完善相关配套建设第80-82页
  (一) 建立完善各级监管制度和评价体系第80-81页
  (二) 加强二期课改精神的实效学习第81页
  (三) 分层次多方式加强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的培训第81-82页
 四、进一步提高电子课件的质量和使用效果第82-84页
  (一) 提炼质量高使用效果好的电子课件的共性第82-83页
  (二) 吸纳更多的学校更多的专家教师加入开发使用行列第83页
  (三) 加强电子课件使用的指导第83-84页
 五、明确电子课件的版权、放宽电子课件使用权第84-85页
 六、积极探索更大区域范围内联手合作开发使用电子课件的途径第85-87页
附录第8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2页
后记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线性问题的有限体积两重网格算法
下一篇:陕西渭北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及“五配套”生态栽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