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绪论 基础教育均衡化政策执行手段及其效果的研究 | 第13-3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3-22页 |
(一) 基础教育均衡化政策及其执行手段的缺失 | 第13-20页 |
(二) 电子课件为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 | 第20-22页 |
1、电子课件之“聚合”、“传递”属性及其与“均衡化”的关系 | 第21-22页 |
2. Z区借助电子课件在促进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的经验 | 第22页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6页 |
三、研究方案 | 第26-31页 |
四、问卷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的简要说明及分析 | 第31-34页 |
第一章 电子课件开发、使用中“均衡化效用”调查——积极因素 | 第34-52页 |
一、教学成绩有不同程度提高 | 第35-41页 |
(一) 校内同一年级各班学科教学成绩差距缩小 | 第35-39页 |
(二) 校际间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学成绩差距缩小 | 第39-41页 |
二、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均衡发展 | 第41-46页 |
(一) 电子课件聚合传递优秀教师的经验 | 第43-44页 |
(二) 电子课件实现优秀教学经验的跨时空交流共享 | 第44-46页 |
三、各级教育教研部门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 第46-48页 |
(一) 增强了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均衡意识和服务意识 | 第46-47页 |
(二) 提高了各级教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 第47-48页 |
(三) 区域各类优秀师资被激活形成更大的辐射作用 | 第48页 |
四、有利于为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提供和谐氛围 | 第48-52页 |
(一) 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合作 | 第49页 |
(二) 增进了教师之间(包括教师与专家领导之间)的感情 | 第49-50页 |
(三) 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 第50页 |
(四) 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支持 | 第50-52页 |
第二章 电子课件开发、使用中“均衡化效用”调查——存在问题 | 第52-64页 |
一、电子课件本身存在问题 | 第52-56页 |
(一) 电子课件优劣的评价标准难以统一 | 第54页 |
(二) 电子课件本身丰富性层次性选择性不够 | 第54-55页 |
(三) 电子课件的反馈更新不够积极及时 | 第55-56页 |
二、给教师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 第56-58页 |
(一) 较大程度上增大了教师工作量 | 第56-57页 |
(二) 一定程度上束缚部分教师的教学个性 | 第57-58页 |
(三)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对教材的个性解读 | 第58页 |
(四) 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教师的依赖性 | 第58页 |
三、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 第58-60页 |
(一) 视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 第58-59页 |
(二) 快节奏大容量衍生的思想紧张疲劳 | 第59页 |
(三)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非均衡发展 | 第59-60页 |
四、参与教师及参与学校各有顾虑 | 第60-61页 |
(一) 优秀教师的保守奉献和薄弱教师的谦卑低调 | 第61页 |
(二) 优秀学校的有力无心和薄弱学校的有心无力 | 第61页 |
五、其它问题 | 第61-64页 |
(一) 开发使用增大了校方办学成本 | 第62页 |
(二) 技术开发人才还不足 | 第62-63页 |
(三) 参与的教师及学校规模还不够大 | 第63页 |
(四) 校际间信息技术环境差异较大 | 第63页 |
(五) 校际间教师交流难以常规进行 | 第63-64页 |
第三章 阻碍电子课件“均衡化效用”的原因分析 | 第64-76页 |
一、思想上还未深刻认识到电子课件“均衡化效用”的积极作用 | 第65-66页 |
二、组织上尚欠力度 | 第66-69页 |
(一) 经费投入和硬件支持不到位 | 第66-67页 |
(二) 开发所需的人力资源准备不充分 | 第67-68页 |
(三) 校际间学科间协调力度不够 | 第68-69页 |
三、管理理念和评价体系未能有效跟进 | 第69-71页 |
(一) 管理理念缺乏服务意识 | 第69页 |
(二) 新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 第69-71页 |
四、电子课件质量参差不齐 | 第71-72页 |
(一) 电子课件的丰富性层次性选择性还不够 | 第71-72页 |
(二) 电子课件的学科特点还有待进一步凸显 | 第72页 |
五、电子课件的效用在使用中未能得到最大化体现 | 第72-74页 |
(一) 使用方法还显单调化 | 第72-73页 |
(二) 电子课件内涵未能充分挖掘 | 第73-74页 |
六、电子课件的版权和使用权不清晰 | 第74-76页 |
第四章 进一步发挥电子课件“均衡化效用”的对策研究 | 第76-87页 |
一、统一思想转变职能协调行动 | 第76-78页 |
(一) 统一思想:逐步有序分层推进电子课件的开发使用 | 第77页 |
(二) 转变职能:弱化管理职能强化服务职能 | 第77-78页 |
(三) 协调行动:有效配置区域优质教育公共资源 | 第78页 |
二、加大资金投入 | 第78-80页 |
(一) 保证硬件设施的均衡 | 第79页 |
(二) 保证参与学校有充足的专项开发资金 | 第79页 |
(三) 提高开发者的劳动报酬 | 第79-80页 |
三、建立完善相关配套建设 | 第80-82页 |
(一) 建立完善各级监管制度和评价体系 | 第80-81页 |
(二) 加强二期课改精神的实效学习 | 第81页 |
(三) 分层次多方式加强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的培训 | 第81-82页 |
四、进一步提高电子课件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 第82-84页 |
(一) 提炼质量高使用效果好的电子课件的共性 | 第82-83页 |
(二) 吸纳更多的学校更多的专家教师加入开发使用行列 | 第83页 |
(三) 加强电子课件使用的指导 | 第83-84页 |
五、明确电子课件的版权、放宽电子课件使用权 | 第84-85页 |
六、积极探索更大区域范围内联手合作开发使用电子课件的途径 | 第85-87页 |
附录 | 第8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后记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