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28页 |
| ·研究北京鸭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北京鸭简介 | 第9-10页 |
| ·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生长性状和屠宰性状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生长性状的测定和生长曲线的拟合进展 | 第10-11页 |
| ·出生重与屠宰性状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动物体内脂肪含量性状QTL 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策略 | 第13页 |
| ·与脂肪性状有关的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PCR-SSCP 方法与SNP 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 ·PCR-SSCP 方法的原理 | 第17-18页 |
| ·影响SSCP 检测效率的因素 | 第18-19页 |
| ·PCR-SSCP 技术的优缺点 | 第19-20页 |
| ·PCR-SSCP 技术与其它检测突变方法的比较 | 第20页 |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研究 | 第20-25页 |
| ·H-FABP 基因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 ·H-FABP 的染色体定位 | 第25页 |
| ·H-FABP 基因的结构特点 | 第25-26页 |
| ·H-FABP 基因变异与肉质性状 | 第26-28页 |
| 实验研究 | 第28-47页 |
| 实验一:生长曲线模型的比较和分析 | 第28-3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 3. 小结 | 第31-32页 |
| 实验二:出生重与生长速度和屠宰性状的关系分析 | 第32-35页 |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3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页 |
| 3. 小结 | 第32-35页 |
| 实验三:H-FABP 基因与北京鸭屠宰性状的SSCP 分析 | 第35-47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5-4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 3. 小结 | 第44-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附件:1.测序报告单 | 第54-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