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刘克庄诗学思想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7页
第一章 刘克庄诗学的理论基础第17-51页
 第一节 刘克庄的理学思想第18-41页
  一 南宋中后期理学的发展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第18-27页
  二 刘克庄对理学的濡染第27-35页
   (一) 地域文化和家学的影响第27-30页
   (二) 刘克庄理学思想的习得第30-35页
  三 刘克庄的理学思想与其诗学的构建第35-41页
 第二节 刘克庄的释道思想第41-51页
  一 刘克庄的佛禅思想对其诗学理论的影响第43-48页
   (一) 刘克庄佛禅思想的内容和特点第43-46页
   (二) 佛禅思想对刘克庄诗学的影响第46-48页
  二 刘克庄的道家和道教思想对其诗学理论的影响第48-51页
第二章 刘克庄对宋代诗学和体派的研究第51-89页
 第一节 刘克庄对北宋诗学和江西诗派的研究第51-68页
  一 北宋诗学的演变和山谷体的特征第51-57页
  二 江西宗派的形成和江西宗派的成员第57-62页
  三 江西诗派的自我反思与“活法”第62-68页
 第二节 刘克庄对南宋诗学演变和体派沿革的研究第68-89页
  一 中兴诗人对江西诗学的依违创变第68-78页
  二 四灵向晚唐诗风的复归第78-84页
  三 江湖诗派宗尚晚唐,又转益多师、融会众体的诗学取向第84-89页
第三章 刘克庄论诗的本质功用第89-121页
 第一节 刘克庄的世教观第89-106页
  一 刘克庄世教观的形成第89-99页
  二 世教观内容和特点第99-106页
 第二节 刘克庄的情性论第106-121页
  一 情性的本质特点——中正和乐第107-115页
  二 诗歌的基本功能——发抒情性第115-121页
第四章 刘克庄论诗人的创作质素第121-170页
 第一节 “诗外功夫”论第121-134页
  一 重德厚养第121-127页
  二 治心养气第127-134页
 第二节 “穷而后工”与学识记问第134-153页
  一 “穷能后工”论第134-141页
  二 “诗能穷人”论第141-146页
  三 学识与记问第146-153页
 第三节 继承与师法第153-170页
  一 标举风雅传统与重视情性抒发第154-158页
  二 强调诗人名节与反对浮靡繁缛第158-163页
  三 推崇李杜家数与追慕韦柳诗风第163-170页
第五章 刘克庄论诗的理想范式和境界第170-189页
 第一节 刘克庄对陶韦诗歌艺术精神的体认第170-180页
  一 陶阮韦柳的诗学地位和影响第170-174页
  二 陶韦尽性任真的处世态度和诗歌的体道内涵第174-180页
 第二节 刘克庄对“自然”与“平淡”诗境的追求第180-189页
  一 崇尚自然天成的美学趣味第180-184页
  二 追求冲淡平和的诗歌境界第184-189页
结语第189-193页
参考文献第193-202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202-204页
后记第204页

论文共2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群决策系统协同优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管理系统动力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