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4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22页 |
·国内外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的几种主要方法 | 第13-15页 |
·管道泄漏检测各种分类方法 | 第15-16页 |
·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方法 | 第16-22页 |
·论文的工作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浙江省天然气管道SCAD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4-32页 |
·SCADA系统综述 | 第24-26页 |
·SCADA系统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SCADA系统的特点 | 第25页 |
·建设SCADA系统的意义 | 第25-26页 |
·工程概貌 | 第26页 |
·系统功能需求 | 第26-27页 |
·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27页 |
·工程设计与实现 | 第27-31页 |
·调度中心拓扑架构 | 第27-28页 |
·站控PLC子系统 | 第28页 |
·通讯子系统 | 第28-29页 |
·计算机子系统 | 第29-30页 |
·实时服务器 | 第29页 |
·历史服务器 | 第29页 |
·工程师站 | 第29-30页 |
·操作员站 | 第30页 |
·Web服务器 | 第30页 |
·校时子系统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小波分析应用于信号预处理 | 第32-59页 |
·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32-46页 |
·Fourier分析概述 | 第32-35页 |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35-37页 |
·小波分析 | 第37-46页 |
·小波的由来 | 第37页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37-39页 |
·连续小波变换的反变换 | 第39-40页 |
·几种常见的小波函数 | 第40-41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41-42页 |
·多分辨率分析与小波变换 | 第42-44页 |
·Mallat算法 | 第44-46页 |
·小波降噪的基本原理 | 第46-47页 |
·基于阈值决策的小波降噪算法的实现 | 第47-50页 |
·小波基的选择 | 第47-48页 |
·阈值的选择 | 第48页 |
·噪声标准差σ的估计 | 第48-49页 |
·小波系数硬阈值、软阈值处理 | 第49-50页 |
·传统滤波方法与小波变换降噪效果比较 | 第50-51页 |
·阈值降噪方法的改进——平移不变小波变换 | 第51-53页 |
·平移不变小波变换算法描述 | 第51-52页 |
·阈值小波降噪法与平移不变小波变换法的仿真比较 | 第52-53页 |
·小波滤波的在线实现 | 第53-58页 |
·在线多尺度滤波的特点 | 第54-55页 |
·OLMS算法的具体步骤与实例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基于神经元网络的管道泄漏检测 | 第59-71页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59-60页 |
·RBF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 第60-65页 |
·RBF神经网络元的结构 | 第60-61页 |
·RBF神经网络算法分析 | 第61-65页 |
·RBF神经网络的计算机编程实现 | 第65页 |
·用RBF神经网络建立长输管线泄漏检测系统 | 第65-70页 |
·确定神经网络的输入 | 第65-67页 |
·建立RBF神经网络泄漏检测系统的一些改进 | 第67-69页 |
·仿真应用的效果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循环迭代算法在管道泄漏定位中的改进 | 第71-80页 |
·循环迭代算法的提出与实现原理 | 第71-73页 |
·气体流速u的改进 | 第73-76页 |
·质量流量G | 第74页 |
·气体压缩因子Z | 第74页 |
·输气管道沿线的温度(T)分布 | 第74-75页 |
·输气管道沿线的压力(P)分布 | 第75-76页 |
·负压波定位公式及循环迭代算法的改进 | 第76-77页 |
·负压波定位公式的改进 | 第76页 |
·循环迭代算法实现 | 第76-77页 |
·气体流速及改进的循环迭代算法仿真分析 | 第77-78页 |
·工作站系统时间同步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翻译的著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