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联动的分布式IPv6安全防护体系的实现

第一章 前言第1-14页
   ·课题背景第10-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2-13页
   ·课题的创新点第13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IPv6与网络安全第14-26页
   ·IPv6与网络安全第14-18页
     ·网络安全的基本需求第14-15页
     ·网络安全的目的和安全机制第15-16页
     ·IPv6网络的安全策略第16-17页
     ·IPv6入侵检测技术新特点第17-18页
   ·IPv6入侵检测系统第18-24页
     ·Snort简介第18-20页
     ·BUPTNIDSv6简介第20-23页
     ·BUPTIDS6的Manager框架模块第23-24页
   ·IPv6防火墙—ip6tables第24-26页
     ·ip6tables介绍第24-26页
第三章 联动的理论与实际应用分析第26-32页
   ·联动的意义及存在价值第26-28页
     ·防火墙的不足第26-27页
     ·IDS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联动的存在与发展第28页
   ·当前研究现状第28-32页
第四章 IPv6安全防护体系关键技术的实现第32-50页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第32-37页
     ·IDSv6-Agent模块框架第32-35页
     ·BUPTSAM6模块框架第35-37页
   ·IDSv6-Agent中的联动插件第37-41页
   ·联动系统采用的通信机制第41-48页
     ·IDSv6-Agent代理登入以及登出第41-43页
     ·正常联动通信处理第43-46页
     ·异常信息处理第46-47页
     ·控制中心BUPTSAM6和防火墙的通信第47-48页
   ·联动机制的安全性第48-50页
第五章 测试环境与测试报告第50-60页
   ·测试环境第50-55页
     ·本系统的实际应用示意第51-52页
     ·性能测试环境第52-53页
     ·功能测试环境第53-54页
     ·测试工具综述第54-55页
   ·IDSv6-Agent处理能力测试第55-56页
     ·测试内容第55页
     ·测试过程第55-56页
   ·联动阻断综合测试第56-58页
     ·测试内容第56-57页
     ·测试过程第57-58页
   ·测试总结第58-60页
第六章 技术总结及展望第60-63页
   ·安全防护体系的发展思路第60-61页
   ·将系统性能进一步优化的研究方向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卓越绩效测评体系与成熟度评价研究
下一篇:杂志广告中的性别角色--中国本土企业与中美合资企业广告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