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五倍子抗菌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药效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综述 | 第9-20页 |
1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纯化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 第9-12页 |
·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方法 | 第12-15页 |
2 中药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 第16-17页 |
·中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药理学研究 | 第17-18页 |
·中草药增强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 | 第18-20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0-21页 |
第3章 复方五倍子抗菌剂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21-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仪器与药品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波长扫描结果 | 第23页 |
·回收率的测定结果 | 第23页 |
·没食子酸提取条件的选择结果 | 第23-25页 |
·酸化乙醇提取没食子酸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27页 |
·关于中药提取中溶剂的选择 | 第26-27页 |
·不同提取方法对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复方五倍子抗菌剂有效成分的分析及含量测定 | 第28-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有效成分薄层分析结果 | 第32-33页 |
·柱层析分离结果 | 第33页 |
·各单体的理化鉴定结果 | 第33-36页 |
·复方中总蒽醌含量测定结果 | 第36页 |
·复方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 第36页 |
·复方中没食子酸含量测定结果 | 第36页 |
3 讨论 | 第36-39页 |
·关于复方五倍子抗菌剂的有效成分分析 | 第36-37页 |
·关于薄层制板条件选择 | 第37页 |
·关于展开剂的选择 | 第37-38页 |
·关于柱层析条件选择 | 第38页 |
·关于复方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 | 第38-39页 |
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复方五倍子抗菌剂的体外抑菌及联合用药研究 | 第40-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各成分的体外抑菌结果 | 第42页 |
·联合用药试验结果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4页 |
·试验方法分析 | 第43-44页 |
·各有效成分的活性比较 | 第44页 |
·各有效成分间药物关系 | 第44页 |
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6章 复方五倍子抗菌剂的药效研究 | 第45-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5-46页 |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安全性试验结果 | 第47页 |
·攻毒结果 | 第47-48页 |
·免疫指标测定结果 | 第48-49页 |
·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 第49-51页 |
3 讨论 | 第51-52页 |
·复方五倍子抗菌剂对鱼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 第51页 |
·复方五倍子抗菌剂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51-52页 |
·关于复方五倍子抗菌剂作用机理分析 | 第52页 |
4 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