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动机 | 第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 ·研究流程与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研究流程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2.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第13-47页 |
| ·激励理论 | 第13-27页 |
| ·激励的意义 | 第13-15页 |
| ·激励的理论 | 第15-24页 |
| ·激励的因素 | 第24-27页 |
| ·工作满足理论 | 第27-41页 |
| ·工作满足的定义 | 第27-29页 |
| ·工作满足的理论 | 第29-30页 |
| ·影响工作满足之相关因素 | 第30-31页 |
| ·工作满足相关文献探讨 | 第31-41页 |
| ·可持续发展之定义与必要条件之相关文献探讨 | 第41-46页 |
| ·可持续发的意义 | 第41-44页 |
| ·可持续发展之基本重要内涵 | 第44-45页 |
|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3.台湾会计师事务所现状分析与激励机制之建 | 第47-85页 |
| ·台湾会计师业务的起源、种类与演变 | 第47-59页 |
| ·会计师体制的源起与发展 | 第47-49页 |
| ·会计师业务的种类 | 第49-54页 |
| ·会计师业务之演变 | 第54-58页 |
| ·台湾四大的业务发展 | 第58-59页 |
| ·台湾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型态及运作方式 | 第59-70页 |
| ·过去台湾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型态及运作方式 | 第59-60页 |
| ·过去台湾国际级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及运作方式 | 第60-64页 |
| ·世界四大组织型态的转进 | 第64-67页 |
| ·台湾会计师事务所之组织型态与运作方式 | 第67-70页 |
| ·台湾会计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之问题探讨 | 第70-82页 |
| ·会计师的执业环境 | 第70页 |
| ·会计师业务发展的困境 | 第70-79页 |
| ·会计师专业之未来与可持续发展之策略 | 第79-80页 |
| ·近年来学者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之研究 | 第80-82页 |
| ·台湾会计师事务所之激励机制 | 第82-84页 |
| ·事务所之激励机制 | 第82-83页 |
| ·会计师事务所激励机制之范围 | 第83-84页 |
| ·小结 | 第84-85页 |
| 4.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85-100页 |
| ·问卷研究 | 第85-89页 |
| ·抽样 | 第85-89页 |
| ·问卷设计 | 第89-92页 |
| ·设计原理 | 第89-90页 |
| ·信度与效度 | 第90-92页 |
| ·统计分析模型 | 第92-96页 |
| ·外部因子决定 | 第93页 |
| ·3-way MANOVA函数关系与统计模式 | 第93-94页 |
| ·3-way ANOVA函数关系与统计模式 | 第94-95页 |
| ·强度与构面分析 | 第95-96页 |
| ·模型推定 | 第96-100页 |
| ·检定方法 | 第97-99页 |
| ·内部因子分析 | 第99-100页 |
| 5.激励强度与实证分析 | 第100-128页 |
| ·基础资料说明(因子别) | 第100-103页 |
| ·抽样比例 | 第100-101页 |
| ·激励构面排名 | 第101-102页 |
| ·可持续发展的主因问卷排名 | 第102-103页 |
| ·外部因子分析 | 第103-117页 |
| ·外部因子检定与分析 | 第103-106页 |
| ·各激励强度说明 | 第106-117页 |
| ·内部因子分析 | 第117-127页 |
| ·内部因子检定与分析 | 第117-120页 |
| ·各激励强度说明 | 第120-127页 |
| ·内、外部因子交叉分析 | 第127-128页 |
| 6.结论与建议 | 第128-131页 |
| ·结论 | 第128-130页 |
| ·建议 | 第130-131页 |
| 附录 | 第131-164页 |
| 附录一、会计师事务所激励机制问卷调表 | 第131-139页 |
| 附录二、各项激励强度信度 | 第139-142页 |
| 附录三、3way-MANOVA构面与外部因子检定 | 第142-143页 |
| 附录四、规模别于各题强度平均(反向问题已调整为正向) | 第143-145页 |
| 附录五、部门别于各题强度平均(反向问题已调整为正向) | 第145-150页 |
| 附录六、职位别于各题强度平均(反向问题已调整为正向) | 第150-153页 |
| 附录七、3way-MANOVA构面与内部因子检定 | 第153-156页 |
| 附录八、3way-MANOVA专业别平均数 | 第156-158页 |
| 附录九、3way-MANOVA教育别平均数 | 第158-161页 |
| 附录十、3way-MANOVA年资别平均数 | 第161-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4-169页 |
| 一、中文部份 | 第164-168页 |
| 二、英文部份 | 第168-169页 |
| 谢辞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