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9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9-11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第11-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五、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 第15-19页 |
第一章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现状分析 | 第19-31页 |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 | 第19-24页 |
(一) 教师的两种观点 | 第19-20页 |
(二) 区域活动的性质 | 第20-22页 |
(三) 区域活动的价值 | 第22-24页 |
二、教师指导行为的现状调查 | 第24-27页 |
(一) 教师指导方式调查结果 | 第24-25页 |
(二) 教师指导内容调查结果 | 第25-27页 |
三、结论与分析 | 第27-31页 |
1.调整活动区评价的指标——教师指导的依据 | 第27页 |
2.建立目标意识——教师指导计划性、步骤性的保障 | 第27-29页 |
3.提高幼儿游戏水平——教师指导的重要环节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案例分析 | 第31-45页 |
一、教师指导行为的类型分析 | 第31-41页 |
(一)教师指导行为的类型 | 第31-38页 |
(二)分析与思考 | 第38-41页 |
二、教师指导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5页 |
(一) 教师的儿童观 | 第42-43页 |
(二) 教师的教育观 | 第43-44页 |
(三) 教师的专业素质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思考 | 第45-49页 |
一、教师指导行为的思考 | 第45-47页 |
(一) 学会反思——指导行为提高的关键 | 第45-46页 |
(二) 全方位“鹰架”的提供——指导行为提高的保障 | 第46-47页 |
(三) 教师行动研究——指导行为提高的途径 | 第47页 |
二、研究者本身的思考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51-53页 |
附录2:访谈提纲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