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13页 |
·IPTV 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IPTV 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目标 | 第11-13页 |
·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承担的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IPTV 承载网相关背景知识 | 第13-31页 |
·IPTV 系统逻辑结构 | 第13-14页 |
·各模块的功能 | 第14-19页 |
·内容制作系统 | 第14-15页 |
·内容管理系统 | 第15-16页 |
·流媒体服务系统 | 第16-17页 |
·DRM 系统 | 第17-18页 |
·机顶盒终端系统 | 第18-19页 |
·IPTV 业务对承载网组播的要求 | 第19-20页 |
·组播技术的应用目的 | 第20-23页 |
·组播技术的产生 | 第20-21页 |
·组播需解决的问题 | 第21-23页 |
·组播技术的市场前景 | 第23页 |
·组播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3-31页 |
·组播协议体系结构 | 第23-24页 |
·IP 组播编址与转换 | 第24-26页 |
·组播成员管理 | 第26-28页 |
·组播路由技术 | 第28-31页 |
第3章 IPTV 承载网组播实现方案探讨 | 第31-51页 |
·组播组网结构 | 第31-34页 |
·单域网络组播组网 | 第31页 |
·跨域组播组网 | 第31-34页 |
·组网业务管理-受控组播 | 第34-37页 |
·组播信源管理 | 第35页 |
·组播用户管理 | 第35-36页 |
·组播安全控制 | 第36-37页 |
·对组播复制方式的分析 | 第37-46页 |
·ATM DSLAM 组播方案 | 第37-44页 |
·IP DSLAM 组播方案 | 第44-46页 |
·P PPOE 和DHCP 对IPTV 组播效率和扩展性的影响 | 第46-51页 |
第4章 IPTV 承载网的实现 | 第51-72页 |
·IPTV 承载网需求分析 | 第51-52页 |
·IPTV 业务需求分析 | 第51页 |
·优化后的IPTV 承载网设计目标 | 第51-52页 |
·网络架构分析 | 第52-54页 |
·网络架构概览 | 第52-53页 |
·业务分离 | 第53-54页 |
·设计要点 | 第54-55页 |
·端到端QoS | 第54页 |
·安全 | 第54-55页 |
·承载网流量计算 | 第55-58页 |
·带宽占用最大值 | 第55页 |
·流量模型 | 第55-58页 |
·IPTV 承载网的改造方案 | 第58-65页 |
·网络现状 | 第58-59页 |
·承载网改造方案 | 第59-65页 |
·IPTV 承载网的实现 | 第65-69页 |
·组播的实现 | 第65-68页 |
·测试结果 | 第68-69页 |
·IPTV 承载网实验总结分析 | 第69-7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组播方式与P2P 方式实现直播业务的对比 | 第70-7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5页 |
·结论 | 第72页 |
·IPTV 承载网的展望 | 第72-75页 |
·IPTV 业务与NGN 体系架构的关系 | 第72-74页 |
·IPTV 承载网的远景目标结构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摘要 | 第79-81页 |
ABSTRACT | 第81-83页 |
致 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