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论文

可重构SoC设计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集成电路(IC)发展规律综述第9-13页
     ·IC 产品的“波动循环”第9-10页
     ·IC 产业的“三次变革”第10-12页
     ·IC 设计的发展规律第12-13页
   ·选题依据第13页
   ·论文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可重构技术第15-29页
   ·可重构技术基础第15-19页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第15-16页
     ·可重构领域基本概念第16-19页
       ·可重构术语第16-17页
       ·重构特性分类第17-18页
       ·可重构系统基本结构第18-19页
   ·可重构技术的发展概况第19-27页
     ·可重构处理器第20-21页
     ·可重构SoC第21-26页
       ·可重构SoC 的ASIC 解决方案——RSoC第21-22页
       ·可重构SoC 的FPGA 解决方案——SoPC第22-26页
     ·可重构操作系统第26-27页
   ·可重构SoC 的未来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动态重构片上系统(DRSoC)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第29-50页
   ·DRSoC 设计方法第29-35页
     ·相关研究第29-30页
     ·动态重构三维分类法第30-31页
     ·通用 DRSoC 体系结构第31-32页
     ·DRSoC 计算模型第32-34页
     ·DRSoC 设计流程第34-35页
   ·DRSoC 实现技术第35-49页
     ·基于Microblaze 的SoPC第35-36页
     ·System ACE 方案第36-38页
     ·ICAP 方案第38-40页
     ·通用DRSoC 模拟方案第40-49页
       ·OPB HWICAP第41-44页
       ·OPB SYSACE第44-47页
       ·设计示例第47-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DRSoC 的配置压缩技术第50-66页
   ·配置压缩技术第50-55页
     ·相关研究第51页
     ·LZW 压缩算法原理第51-53页
     ·帧内规律性和帧间规律性第53-55页
   ·配置压缩算法改进与验证第55-58页
     ·算法改进第55-56页
     ·模拟实验第56-58页
     ·解压缩硬件第58页
   ·Virtex FPGA 部分配置压缩第58-65页
     ·部分配置压缩解决方案第58-59页
     ·动态重构系统设计方法第59-64页
       ·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方法第59-60页
       ·动态重构系统的设计特性第60-62页
       ·动态重构系统的工程目录结构范例第62页
       ·动态重构系统设计流程和要点第62-64页
     ·部分配置数据压缩模拟结果第64-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可重构器件片上通信网络第66-83页
   ·NoC 技术第66-73页
     ·相关研究第66-71页
       ·行业发展趋势导致NoC 的出现第66-67页
       ·NoC 硬件结构第67-69页
       ·NoC 通信协议第69-70页
       ·NoC 研究概况第70-71页
     ·NoC 与总线结构的性能对比第71-72页
     ·NoC 设计方法学第72-73页
   ·可重构器件NoC 映射算法研究第73-82页
     ·NoC 映射算法的相关研究第73-75页
     ·可重构器件NoC 设计第75-82页
       ·不规则 2D mesh NoC 映射数学模型第76-77页
       ·优化目标函数第77-79页
       ·映射算法验证第79-81页
       ·映射结果 FPGA 实现第81-82页
   ·小结第82-8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总结第83页
   ·展望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通Σ-Δ调制器的研究和设计
下一篇:嵌入式SRAM性能模型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