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 第一章 仔猪水肿病的研究进展 | 第9-21页 |
| 1 病原 | 第9页 |
| 2 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 第9-10页 |
| 3 病理剖检及组织学变化 | 第10-11页 |
| 4 发病机理 | 第11-15页 |
| ·猪水肿病的形成过程 | 第11页 |
| ·断奶应激和饲粮蛋白质水平过高导致致病菌的感染和定居 | 第11-12页 |
| ·致病菌在消化道中定植 | 第12-13页 |
| ·ETEEC 产生的毒素 | 第13-15页 |
| ·硒和维生素 E 缺乏可促进和诱导水肿病的发生 | 第15页 |
| 5 诊断技术 | 第15-16页 |
| ·临床症状和病理观察 | 第15页 |
|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15-16页 |
| ·PCR 诊断 | 第16页 |
| 6 防控研究 | 第16-19页 |
| ·预防措施 | 第16-17页 |
| ·治疗 | 第17-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1-43页 |
| 第二章 皖北地区仔猪水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 第21-2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 ·材料 | 第21-22页 |
| ·方法 | 第22页 |
| 2 结果 | 第22-25页 |
| ·病原分离 | 第22页 |
| ·形态及染色性 | 第22-23页 |
| ·生化试验结果 | 第23页 |
| ·血清型鉴定 | 第23页 |
| ·动物致病性实验结果 | 第23-24页 |
| ·药敏试验结果 | 第24-25页 |
| 3 讨论 | 第25-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皖北地区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 | 第29-37页 |
| 1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第29-30页 |
| ·采取汇总各县(区)动物疫情报表 | 第29页 |
| ·发放流行病学调查统计表,并及时回收 | 第29-30页 |
| ·对个别大型猪场作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30页 |
| ·随机对一些小型养殖户作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30页 |
| 2 剖解观察 | 第30页 |
| 3 调查结果 | 第30-34页 |
| ·皖北地区仔猪水肿病总体流行情况 | 第30-31页 |
| ·规模养猪场流行情况 | 第31-32页 |
| ·门诊病例统计情况 | 第32-33页 |
| ·临床病例剖检情况 | 第33-34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仔猪水肿病灭活苗免疫保护实验 | 第37-4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 ·制苗菌种 | 第37页 |
| ·实验动物 | 第37页 |
| ·培养基 | 第37-38页 |
| ·疫苗制备 | 第38页 |
| ·菌苗安全检验 | 第38页 |
| ·仔猪免疫保护实验 | 第38页 |
| 2 结果 | 第38-40页 |
| ·疫苗检验 | 第38页 |
| ·免疫保护效力观察 | 第38-39页 |
| ·四家规模猪场免疫效果观察及分析 | 第39-40页 |
| 3 讨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全文总结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