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6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污染源排放清单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污染源反演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城市边界层大气动力热力特征的数值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讨论 | 第23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第二章 CMAQ-MOS预报技术途径研究 | 第26-63页 |
第1节 北京市大气污染的同位相特征和季节变化 | 第28-32页 |
·城区和远郊污染物的同位相变化特征 | 第28-30页 |
·城郊污染物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2节 北京及周边城市污染物的区域相关特征和季节变化 | 第32-37页 |
·北京及周边城市大气污染变化的相关特征 | 第32-35页 |
·采暖期、过渡期、非采暖期各城市污染物的变化特征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节 CMAQ模式介绍 | 第37-49页 |
·CMAQ模式组成 | 第38-40页 |
·“One-Atmosphere”的动力框架 | 第40-42页 |
·CCTM的控制方程和计算结构 | 第42-45页 |
·华北地区CMAQ模式的准业务化运行 | 第45-49页 |
第4节 CMAQ-MOS动力统计模型 | 第49-51页 |
第5节 CMAQ-MOS空气质量预报试验 | 第51-58页 |
·CMAQ-MOS单点预报试验 | 第52-54页 |
·CMAQ-MOS城市平均预报试验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8页 |
第6节 点-面结合的预报模型及其预报试验 | 第58-62页 |
·点-面结合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 | 第58-59页 |
·点-面结合的空气质量预报试验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7节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三章 污染源“Nudging”修正试验 | 第63-104页 |
第1节 城市SO_2排放“Nudging”修正试验 | 第66-80页 |
·试验方案 | 第66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过程分析 | 第68-74页 |
·效果检验 | 第74-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2节 城市NO_x排放“Nudging”修正试验 | 第80-90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0-81页 |
·过程分析 | 第81-85页 |
·效果检验 | 第85-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第3节 误差因子敏感性试验 | 第90-95页 |
·第一类因子影响 | 第90-92页 |
·第二类因子的影响 | 第92-93页 |
·综合“Nudging”试验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第4节 污染源平均“Nudging”试验 | 第95-98页 |
·试验方案 | 第95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5-96页 |
·各月平均试验结果对比 | 第96-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第5节 污染源逐小时排放“Nudging”修正试验 | 第98-103页 |
·试验方案 | 第98-99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9-101页 |
·逐小时修正源强度对比 | 第101-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6节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四章 区域污染物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的影响效应 | 第104-126页 |
第1节 三大经济圈秋冬季节污染特征对比 | 第106-112页 |
·区域大气污染的季节变化 | 第106-108页 |
·区域大气污染的功率谱分析 | 第108-111页 |
·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2节 本地及周边源对北京城区大气污染的贡献 | 第112-120页 |
·方案设计 | 第113页 |
·模拟结果和观测值对比 | 第113-117页 |
·本地和周边源对北京城区大气污染的贡献 | 第117-119页 |
·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3节 本地及周边源对上海城区大气污染的贡献 | 第120-125页 |
·模拟值和观测值对比 | 第120-122页 |
·本地和周边源对上海城区大气污染的贡献 | 第122-124页 |
·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4节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第五章 城市冠层大气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26-161页 |
第1节 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UCP)简介 | 第129-138页 |
·格点结构 | 第129-130页 |
·大气控制方程及参数化方案 | 第130-135页 |
·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中的参数 | 第135-138页 |
第2节 冬季城市冠层大气环境的数值模拟试验 | 第138-148页 |
·城市冠层气象场数值模拟 | 第138-144页 |
·城市冠层大气污染的数值模拟 | 第144-147页 |
·小结 | 第147-148页 |
第3节 夏季城市冠层大气污染的数值模拟试验 | 第148-160页 |
·气象场数值模拟 | 第148-155页 |
·大气污染数值模拟 | 第155-159页 |
·小结 | 第159-160页 |
第4节 本章小结 | 第160-161页 |
第六章 全国城市空气质量业务预报的建立 | 第161-166页 |
·运行环境 | 第162页 |
·代码移植 | 第162页 |
·预报区域和模式参数 | 第162-163页 |
·预报产品 | 第163页 |
·后处理 | 第163-164页 |
·业务流程 | 第164页 |
·小结 | 第164-16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66-171页 |
·全文总结 | 第166-169页 |
·特色和创新 | 第169页 |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169-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83页 |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183-184页 |
致谢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