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7页 |
| 1. 肌理表现的艺术表现价值分析 | 第7-16页 |
| ·增强作品的形式感染力 | 第7-10页 |
| ·产生新的表现语言 | 第9页 |
| ·制作工序提升水墨元素的表现价值 | 第9-10页 |
| ·丰富画家的表现技巧 | 第10-12页 |
| ·赋予笔墨新的表现形式 | 第12-13页 |
| ·拓宽传统的用色观念和方法 | 第13-15页 |
| ·加强对客观对象质感的表现 | 第15-16页 |
| 2. 当代中国人物画肌理表现的出现 | 第16-20页 |
| ·艺术观念的改变 | 第16-18页 |
| ·国内外多种艺术形式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 第18页 |
| ·革新工具、材料的催化作用 | 第18-20页 |
| 3. 肌理表现在当代人物画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 第20-21页 |
| 4. 肌理表现的弊端 | 第21-22页 |
| 结语 | 第22-23页 |
| 参考书目 | 第23-24页 |
| 致谢 | 第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