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1.1 植物多酚类物质研究概述 | 第10-21页 |
1.1.1 植物多酚的概念 | 第10页 |
1.1.2 植物多酚的结构及分类 | 第10-11页 |
1.1.3 部分水果中的酚类化合物 | 第11-16页 |
1.1.4 苹果中的主要多酚类物质 | 第16-18页 |
1.1.5 苹果中多酚类物质的作用 | 第18-20页 |
1.1.6 苹果中多酚物质及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 第20页 |
1.1.7 酚类物质的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1.2 原花青素的研究概况 | 第21-27页 |
1.2.1 原花青素分子结构特点 | 第21-22页 |
1.2.2 原花青素的植物资源 | 第22-23页 |
1.2.3 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 第23-24页 |
1.2.4 原花青素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 第24-26页 |
1.2.5 原花青素的应用研究 | 第26-27页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苹果中活性物质提取条件的研究 | 第29-42页 |
2.1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 第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41页 |
2.2.1 原料预处理 | 第29页 |
2.2.2 苹果中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29-31页 |
2.2.3 苹果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第31-33页 |
2.2.4 样品提取率的计算 | 第33页 |
2.2.5 溶剂选择试验 | 第33-34页 |
2.2.6 不同成熟度的苹果及苹果不同部位中总酚及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第34-35页 |
2.2.7 果渣中多酚类物质提取条件的研究 | 第35-39页 |
2.2.8 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佳条件 | 第39-41页 |
2.2.9 最佳提取工艺的验证 | 第41页 |
2.3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苹果渣中原花青素的分离纯化 | 第42-47页 |
3.1 不同分离纯化方法比较 | 第42-46页 |
3.1.1 溶剂萃取法 | 第42-44页 |
3.1.2 聚酰胺柱层析法 | 第44-4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苹果多酚的薄层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47-52页 |
4.1 实验仪器、样品与试剂 | 第47页 |
4.2 薄层法的初步鉴别 | 第47-49页 |
4.2.1 展开剂的选取 | 第47页 |
4.2.2 薄层层析组分的定性实验 | 第47-49页 |
4.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49-51页 |
4.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活性研究 | 第52-68页 |
5.1 油脂抗氧化性实验的研究 | 第52-61页 |
5.1.1 样品与试剂 | 第52页 |
5.1.2 苹果多酚抗氧化性的研究方法 | 第52-53页 |
5.1.3 测定果渣、幼果、新鲜果皮、果肉中多酚抗氧化性大小 | 第53-55页 |
5.1.4 果渣多酚与其它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 第55-57页 |
5.1.5 果渣多酚抗氧化性的量效关系 | 第57-58页 |
5.1.6 增效剂 | 第58-59页 |
5.1.7 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5.2 原花青素清除自由基的体外实验研究 | 第61-68页 |
5.2.1 样品与试剂甲 | 第61页 |
5.2.2 清除活性氧的研究方法 | 第61-62页 |
5.2.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生成与清除实验 | 第62-64页 |
5.2.4 羟基自由基(·OH)的产生与清除 | 第64-66页 |
5.2.5 讨论与分析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8-71页 |
6.1 结果 | 第68-70页 |
6.1.1 总酚和原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68页 |
6.1.2 确立原花青素分离方法 | 第68-69页 |
6.1.3 对油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69页 |
6.1.4 原花青素清除自由基的研究 | 第69-70页 |
6.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