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页 |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的划分 | 第10-11页 |
·植物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CMS和GMS遗传控制模型 | 第11-12页 |
·雄性不育遗传的连锁控制模型 | 第12页 |
·光温启动子假说 | 第12页 |
·雄性不育遗传的双基因模型 | 第12-13页 |
·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胼胝质壁与雄性不育 | 第13页 |
·绒毡层与雄性不育 | 第13-14页 |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同工酶与植物雄性不育 | 第14-17页 |
·激素与植物雄性不育 | 第17-20页 |
·游离氨基酸与植物雄性不育 | 第20页 |
·游离蛋白质与植物雄性不育 | 第20-21页 |
·能量代谢与植物雄性不育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36页 |
·材料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材料处理 | 第23页 |
·同工酶样品的制备 | 第23-24页 |
·同工酶电泳 | 第24页 |
·同工酶染色 | 第24页 |
·温度敏感 EST 同工酶特异酶带的回收分析 | 第24-26页 |
·结果分析 | 第26-33页 |
·A1、A2、Bl、82 席六叶苗期同工酶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花期同工酶分析 | 第27-28页 |
·A2 系育性转化过程的相关分析 | 第28-31页 |
·不同芸薹属作物小花蕾 B-EST 同工酶比较 | 第31-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同工酶与大白菜育性表达的关系 | 第33页 |
·酯酶同工酶的作用 | 第33-34页 |
·β-EST 同工酶在 A2 系育性转化中的变化 | 第34页 |
·A2 系育性转化过程中出现的 Rf 为0.759 的β-EST 同工酶带 | 第34页 |
·Rf 为0.792 的 EST 同工酶带 | 第34页 |
·芸薹属作物小花蕾β-EST 同工酶谱 | 第34-35页 |
·β-EST 同工酶目的酶带的转膜与测序情况 | 第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4页 |
附图一 幼苗期几种同工酶电泳图谱 | 第44-49页 |
附图二 花期同工酶电泳图谱 | 第49-52页 |
附图三 不育系经人工低温处理育性转化过程花蕾β-EST 同工酶图谱 | 第52-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