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8页 |
1.1 导言 | 第9-10页 |
1.2 微反应器的定义 | 第10-11页 |
1.3 微反应器的分类 | 第11-14页 |
1.3.1 气固相催化微反应器 | 第11-12页 |
1.3.2 液液相微反应器 | 第12-13页 |
1.3.3 气液相微反应器 | 第13-14页 |
1.3.4 气液固三相微反应器 | 第14页 |
1.3.5 电化学和光化学微反应器 | 第14页 |
1.4 微反应器的特性 | 第14-19页 |
1.4.1 微反应器的几何特性 | 第14-15页 |
1.4.2 微反应器内流体的传递特性和宏观流动特性 | 第15-17页 |
1.4.3 微反应器的优点 | 第17-19页 |
1.5 微反应器的制作技术 | 第19-25页 |
1.5.1 单晶硅的各向异性湿式刻蚀法 | 第19-20页 |
1.5.2 低压等离子体或离子束干式刻蚀法 | 第20页 |
1.5.3 LIGA(光刻、电铸成模和注塑成型的德文缩写)法 | 第20-21页 |
1.5.4 注模法 | 第21页 |
1.5.5 玻璃的湿式化学刻蚀法 | 第21-22页 |
1.5.6 机械精加工技术 | 第22-23页 |
1.5.7 各向同性湿式化学腐蚀法 | 第23页 |
1.5.8 微电火花加工 | 第23-25页 |
1.5.9 激光微机械加工 | 第25页 |
1.5.10 微连接技术 | 第25页 |
1.6 微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微反应器设计、制作及实验方法 | 第28-42页 |
2.1 微反应器研究的预期目标 | 第28页 |
2.2 反应物系的选择 | 第28-29页 |
2.3 乙烯环氧化反应简述 | 第29-33页 |
2.3.1 乙烯环氧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 第29-30页 |
2.3.2 乙烯环氧化反应机理 | 第30-31页 |
2.3.3 乙烯环氧化反应动力学 | 第31-33页 |
2.3.4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 | 第33页 |
2.4 微反应器设计和制作 | 第33-40页 |
2.4.1 国外关于乙烯环氧化微反应器的研究状况 | 第33-35页 |
2.4.2 本体催化剂微反应器的设计和制作 | 第35-36页 |
2.4.3 毛细管式微反应器的设计和制作 | 第36-40页 |
2.5 微反应器实验方法及实验流程 | 第40-42页 |
2.5.1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2.5.2 实验原料 | 第40页 |
2.5.3 实验流程 | 第40-41页 |
2.5.4 色谱条件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本体催化剂微反应器中的乙烯氧化反应 | 第42-47页 |
3.1 本体催化剂微反应器实验结果 | 第42页 |
3.2 乙烯转化率的影响因素 | 第42-46页 |
3.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2 乙烯浓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3 空速对反应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毛细管式微反应器中的乙烯环氧化反应 | 第47-54页 |
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7-51页 |
4.2 原料气组成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 空速对反应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微反应器讨论 | 第54-62页 |
5.1 微反应器的几何特性 | 第54页 |
5.2 微反应器的动量传递特性 | 第54-55页 |
5.3 微反应器的热量传递特性 | 第55-56页 |
5.4 微反应器的质量传递特性 | 第56页 |
5.5 微反应器的宏观流动特征 | 第56页 |
5.6 微反应器的优点 | 第56-61页 |
5.6.1 温度控制 | 第57页 |
5.6.2 微反应器单位体积产率 | 第57-58页 |
5.6.3 乙烯转化率和环氧乙烷选择性 | 第58页 |
5.6.4 微反应器安全性 | 第58-59页 |
5.6.5 微反应器与固定床反应器催化反应过程的比较 | 第59-61页 |
5.7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附录一 本体催化剂微反应器设计加工图 | 第75-80页 |
附录二 毛细管涂渍器设计加工图 | 第80-83页 |
附录三 毛细管式微反应器设计加工图 | 第83-92页 |
附录四 乙烯转化率、环氧乙烷选择性及收率数据表 | 第92-9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