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公司融资渠道探析
引言 | 第1-13页 |
第一章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一、 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二、 国内外对该问题研究的现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央行新政策引发的思考 | 第15-21页 |
一、 新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二、 央行房贷新政的调控目标 | 第16-18页 |
(一) 保持供需平衡 | 第16页 |
(二) 避免大起大落 | 第16-17页 |
(三) 防范金融风险 | 第17页 |
(四) 兼顾公平、效率 | 第17-18页 |
三、 房贷新政对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影响 | 第18-21页 |
(一) 业内专家眼中的新政影响 | 第18-20页 |
(二) 企业界眼中的新政影响 | 第20页 |
(三) 作者眼中的新政影响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目前国内房地产企业融资手段 | 第21-29页 |
一、 企业融资的现状与问题 | 第21-22页 |
二、 目前我国房地产公司一般的融资手段 | 第22-29页 |
(一) 中小房地产公司融资手段 | 第22-27页 |
(二) 大房地产公司的融资手段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国外及香港地区经验借鉴 | 第29-37页 |
一、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29-33页 |
(一) 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型模式 | 第29-31页 |
(二) 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半政府半商业型模式 | 第31-32页 |
(三) 以前香港为代表的商业型模式 | 第32-33页 |
二、 国外信托投资经验借鉴 | 第33-37页 |
第五章 房地产公司可拓展的融资渠道 | 第37-60页 |
一、 股权性融资 | 第37-52页 |
(一) 上市融资 | 第37-45页 |
(二) 发行企业股票 | 第45页 |
(三) 利用房地产基金融资 | 第45-52页 |
二、 债券性融资 | 第52-54页 |
(一) 可转债 | 第52-53页 |
(二) 发行公司债和企业债 | 第53-54页 |
三、 房地产证券化 | 第54-57页 |
四、 其他融资渠道 | 第57-60页 |
(一) 国外资金入市 | 第57-58页 |
(二) 保险资金入世 | 第58-59页 |
(三) 向外资银行借钱 | 第59页 |
(四) 寻找海外基会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现阶段适合我国房地产公司的融资渠道 | 第60-71页 |
一、 我国的主要融资渠道--证券化融资 | 第60-64页 |
(一) 政府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 | 第60-61页 |
(二) 半政府半商业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 | 第61-62页 |
(三) 商业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 | 第62-63页 |
(四) 结论与建议 | 第63-64页 |
二、 我国的补充融资渠道--股权性融资 | 第64-68页 |
(一) 借壳、买壳上市融资 | 第64-66页 |
(二) 利用信托基金融资 | 第66-68页 |
三、 我国的补充融资渠道--可转债 | 第68-69页 |
四、 我国的辅助融资渠道 | 第69-71页 |
后记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