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材料试验机与试验仪器论文

三维模型和材料试验仪器研制及量测方法研究

摘  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    录第6-10页
第一章 概  述第10-26页
   ·简介第10-11页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发展概况第11-15页
   ·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的研究概况第15-21页
     ·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的要求[2] [3]第16-19页
     ·国内外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的研究第19-20页
     ·目前主要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的不足第20-21页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量测方法概述第21-24页
     ·位移量测第21-22页
     ·应力、应变量测第22-5322页
     ·光纤传感量测[52,第5322-24页
   ·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4-26页
     ·课题的针对性和意义第24页
     ·研究内容和成果第24-26页
第二章 地下洞群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及新型模型材料第26-35页
   ·溪洛渡水电站地质力学模型试验[54,第5526-30页
     ·工程背景第26-27页
     ·相似条件和模拟范围第27页
     ·模型试验中的关键技术第27-30页
     ·试验结果简介第30页
   ·地质力学模型新材料NIOS第30-33页
     ·模型材料研制背景第4530-32页
     ·NIOS模型材料的配制和模型的制作第32-33页
   ·地下洞室群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33-35页
第三章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的量测设备研制第35-55页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所采用的量测设备第35-36页
   ·微型高精度多点位移计设计和应用第36-42页
   ·微型多点位移计新型位移传递模式设计第42-50页
     ·内部位移量的直线传递方式的不足第42-44页
     ·新型位移传递模式的设计思想第44-45页
     ·两种新型位移传递模式的细部设计第45-47页
   图3-12 第二种位移传递模式示意图第46-47页
     ·两种新型位移传递模式的测试和结果第47-50页
   ·张力附加变形误差分析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5页
第四章 岩体模型材料流变试验第55-64页
   ·研究岩体材料流变特性的意义第55-56页
   ·当前主要徐变试验仪器第56-61页
     ·单轴徐变仪器第56-58页
     ·多轴徐变仪器第58-60页
     ·测量方法第60-61页
   ·徐变模型第61-62页
   ·单轴与多轴应力条件压缩徐变试验的关系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NIOS地质力学模型材料徐变试验设备研制第64-87页
   ·NIOS地质力学模型材料徐变试验的目的第64-65页
   ·杠杆式小型单轴压缩徐变仪的研制第65-71页
     ·杠杆式小型压缩徐变仪的设计原理和基本构造第65-69页
     ·杠杆式小型压缩徐变仪的标定第69-70页
     ·杠杆式小型压缩徐变仪的使用经验第70-71页
   ·小型围压三轴徐变仪的研制第71-75页
     ·小型围压三轴徐变仪的设计和构造第71-74页
     ·围压稳定性测试试验第74-75页
   ·NIOS模型材料压缩徐变试验方案第75-78页
     ·徐变试验分组第75页
     ·徐变试验仪器和环境第75-76页
     ·徐变试验加荷方法和试验时间第76-78页
   ·NIOS模型材料压缩徐变试验结果分析第78-85页
     ·NIOS模型材料徐变试验曲线及其徐变模型识别第78-82页
     ·围压三轴徐变试验结果第82-84页
     ·徐变试验结果分析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六章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光纤传感器的应用与埋设方法的初步探讨第87-98页
   ·光纤传感技术[52,53,]第87-88页
   ·光纤传感器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第88-89页
   ·有关室内实验研究第89-90页
   ·结构模型实验第90-91页
   ·溪洛渡模型试验中光纤传感器的应用第91-93页
   ·模型试验中的光纤传感器埋设方法的改进第93-97页
     ·保护性半柔性塑料套管方案第93-95页
     ·等效材料浇注光纤应变块方案第95-97页
     ·采用蛇形光纤传感器方案第97页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98-106页
   ·主要结论第98-100页
     ·微型高精度多点位移计的设计和改进第98-99页
     ·小型围压三轴模型材料徐变仪的设计第99页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光纤传感器的埋设方法第99-100页
   ·工作展望第100-106页
致  谢第106页
声  明第106-10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7页
 本人简历第107页
 研究成果第107页
 学术论文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地产公司融资渠道探析
下一篇:中国花卉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