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1 引言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高校社会服务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 | 第11-13页 |
|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论文研究的框架体系 | 第15-17页 |
| 2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综述 | 第17-28页 |
|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概述 | 第17-25页 |
|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 | 第19-25页 |
| ·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概述 | 第25-28页 |
| 3 高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构建 | 第28-46页 |
| ·构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8-30页 |
| ·构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 ·构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 ·构建指标体系的步骤 | 第30-31页 |
|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设置 | 第31-33页 |
| ·智囊及科技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 | 第31-32页 |
| ·设施服务能力评价指标 | 第32页 |
| ·公益服务能力评价指标 | 第32-33页 |
| ·评价模型的分析与建立 | 第33-46页 |
| ·评价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 第33-34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准备和模块化 | 第34-37页 |
|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及一次性检验 | 第37-41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1-43页 |
| ·灰色关联分析改进模型的建立 | 第43-46页 |
| 4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46-66页 |
|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系统总体概述 | 第46-47页 |
| ·系统总体目标和任务 | 第47页 |
|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47-48页 |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8-50页 |
|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第48-49页 |
|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49-50页 |
| ·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式 | 第50页 |
| ·B/S体系结构模式 | 第50页 |
| ·B/S体系结构模式的优点 | 第50页 |
| ·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50-51页 |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51-58页 |
|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 第52页 |
|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52-54页 |
| ·数据结构的逻辑模型 | 第54-58页 |
| ·系统设计 | 第58-62页 |
| ·用户登录模块的设计 | 第58-59页 |
| ·指标体系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59-60页 |
| ·权重设置模块的设计 | 第60-61页 |
| ·综合评价模块的设计 | 第61-62页 |
| ·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62页 |
| ·系统的初步实现 | 第62-66页 |
| ·开发环境与运行环境 | 第62-63页 |
| ·系统界面展现 | 第63-6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附录A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70-72页 |
| 附录B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调查问卷 | 第72-75页 |
| 作者简历 | 第75-7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