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语言羡余现象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4页 |
| ·羡余的界定及其研究现代汉语中成语羡余现象的意义 | 第6-7页 |
| ·现代汉语成语之外羡余现象的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本文对成语羡余现象的判定标准和原则 | 第8-14页 |
| 第二章 《汉语成语词典》中羡余成语的分类 | 第14-28页 |
| ·根据结构的分类 | 第14-23页 |
| ·联合式复合成语 | 第14-19页 |
| ·ABCD型 | 第14-16页 |
| ·ABAC型 | 第16-19页 |
| ·AABB型 | 第19页 |
| ·偏正式复合成语 | 第19-20页 |
| ·补充式复合成语 | 第20-21页 |
| ·一三式 | 第20页 |
| ·二二式 | 第20-21页 |
| ·镶嵌式复合成语 | 第21-23页 |
| ·数字相加型 | 第21-22页 |
| ·时间镶嵌型 | 第22页 |
| ·方位镶嵌型 | 第22-23页 |
| ·虚词镶嵌型 | 第23页 |
| ·根据语义分类 | 第23-27页 |
| ·同义复合成语 | 第23-25页 |
| ·同义相辅语义增加 | 第23-24页 |
| ·同义相加语义引申 | 第24-25页 |
| ·反义复合成语 | 第25页 |
| ·偏义复合成语 | 第25-27页 |
| ·成语羡余现象与词汇羡余现象的不同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羡余成语的成因 | 第28-32页 |
| ·语言系统的原因 | 第28-29页 |
| ·词义虚化、弱化 | 第28-29页 |
| ·词汇的双音节化 | 第29页 |
| ·主体原因 | 第29-30页 |
| ·人的认知心理反映 | 第29-30页 |
| ·语言表达突出强化的需要 | 第30页 |
| ·客观因素 | 第30-32页 |
| ·信息传输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 ·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羡余成语在语用中产生的语病 | 第32-34页 |
| ·E=AB=CD型 | 第32页 |
| ·E=AB+CD型 | 第32页 |
| ·E>AB+CD型 | 第32-34页 |
| 第五章 现代汉语羡余成语的表达功用 | 第34-36页 |
| ·弥补受损语义,补足语法结构 | 第34页 |
| ·强调表达焦点,强化表意重心 | 第34页 |
| ·调节节律,产生音律美 | 第34-35页 |
| ·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 | 第35-36页 |
| 第六章 羡余现象研究的意义 | 第36-40页 |
| ·成语教学 | 第36-37页 |
| ·作品翻译 | 第37-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