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 1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1. 2. 1 气固喷射器的试验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 2. 2 气固喷射器两相流数值模拟的应用进展 | 第16-21页 |
§1. 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1-22页 |
§1. 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15MW,PFBC-CC工程试验电站增压气力输送系统试验研究 | 第23-29页 |
§2. 1 增压气力输送系统 | 第23-24页 |
§2. 2 增压气力输送系统运行参数 | 第24页 |
§2. 3 增压气力输送系统调试过程、改进及使用情况 | 第24-26页 |
§2. 4 调试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2. 4. 1 气体喷嘴位置对气固喷射器输送能力的影响 | 第26-27页 |
§2. 4. 2 固气比对输送管路压降的影响 | 第27页 |
§2. 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气固喷射器的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对喷射器输送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29-50页 |
§3. 1 实验系统、方法和条件 | 第29-32页 |
§3. 1. 1 实验系统 | 第29-31页 |
§3. 1. 1. 1 实验装置 | 第29-30页 |
§3. 1. 1. 2 测量系统 | 第30-31页 |
§3. 1. 2 实验方法和条件 | 第31-32页 |
§3.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48页 |
§3. 2. 1 气体喷嘴位置对气固喷射器输送特性的影响 | 第32-39页 |
§3. 2. 2 收缩角对气固喷射器输送特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3. 2. 3 系统背压对气固喷射器输送特性的影响 | 第42-45页 |
§3. 2. 4 输送风量对气固喷射器输送特性的影响 | 第45-48页 |
§3. 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喷射器内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方法 | 第50-71页 |
§4. 1 引言 | 第50页 |
§4. 2 数学模型 | 第50-62页 |
§4. 2. 1 气相输运方程 | 第50-53页 |
§4. 2. 2 固相输运方程 | 第53-59页 |
§4. 2. 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59-61页 |
§4. 2. 4 壁面函数 | 第61-62页 |
§4. 3 模型数值求解 | 第62-69页 |
§4. 3. 1 三维气相场的求解 | 第63-69页 |
§4. 3. 2 颗粒固相场的求解 | 第69页 |
§4. 4 喷射器内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计算程序编制及计算流程框图 | 第69-70页 |
§4. 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三维喷射器内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及试验验证 | 第71-96页 |
§5. 1 引言 | 第71页 |
§5. 2 喷射器内纯气体流场测试试验系统及颗粒运动测试系统 | 第71-77页 |
§5. 2. 1 矩形气固喷射器内纯气体流场测试试验系统 | 第71-77页 |
§5. 2. 2 矩形气固喷射器内颗粒运动测量系统 | 第77页 |
§5. 3 数值模拟计算对象及条件 | 第77-79页 |
§5. 4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9-94页 |
§5. 4. 1 数值模拟计算与试验验证 | 第79-88页 |
§5. 4. 1. 1 矩形气固喷射器内纯气体流场的模拟计算与验证 | 第79-80页 |
§5. 4. 1. 2 矩形气固喷射器内固体颗粒运动的模拟计算与验证 | 第80-87页 |
§5. 4. 1. 3 矩形气固喷射器内的静压分布情况的模拟计算与验证 | 第87-88页 |
§5. 4. 2 收缩角α对气固喷射器输送特性的影响 | 第88-92页 |
§5. 4. 3 背压Ph对矩型气固喷射器内静压分布的影响 | 第92-94页 |
§5. 4. 4 气体喷嘴出口速度对矩型气固喷射器内静压分布的影响 | 第94页 |
§5. 5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