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0页 |
·引言 | 第9页 |
·ECAP技术 | 第9-18页 |
·ECAP原理 | 第10页 |
·ECAP参数 | 第10-14页 |
·ECAP材料微观结构特征 | 第14-16页 |
·ECAP后材料的性能变化 | 第16-18页 |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 第18页 |
·本文工作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第2章 试验装置、材料及方法 | 第20-25页 |
·试验用模具 | 第20-21页 |
·形变试样制备 | 第21页 |
·纯铜 | 第21页 |
·铜基复合材料 | 第21页 |
·LY12 | 第21页 |
·等径挤压试验 | 第21-22页 |
·退火试验 | 第22-23页 |
·ECAP后材料的组织观察 | 第23-24页 |
·硬度测量 | 第24-25页 |
第3章 ECAP工艺路线选择 | 第25-30页 |
·引言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试验结果 | 第25-29页 |
·不同工艺路线ECAP显微组织 | 第25-28页 |
·四种路线ECAP三道次后的硬度 | 第28-29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纯铜ECAP晶粒超细化行为及组织热稳定性的基本特征 | 第30-45页 |
·ECAP时的宏观流动规律 | 第30-33页 |
·纯铜ECAP组织演化规律及分析 | 第33-39页 |
·组织演化规律 | 第33-37页 |
·ECAP道次的影响 | 第37-39页 |
·ECAP晶粒超细化行为的机理分析 | 第39页 |
·ECAP硬度演变行为及分析 | 第39-40页 |
·ECAP硬度演变 | 第39-40页 |
·ECAP硬度增高行为的机理分析 | 第40页 |
·纯铜ECAP后组织、硬度稳定性及分析 | 第40-44页 |
·退火温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退火时间的影响 | 第42-43页 |
·ECAP后退火的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原始晶粒对纯铜ECAP行为的影响 | 第45-48页 |
·引言 | 第45页 |
·ECAP形变材料组织演化 | 第4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6章 铜基复合材料的ECAP | 第48-52页 |
·SiCp/Cu ECAP后组织演化规律 | 第48-50页 |
·ECAP后硬度变化 | 第5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复合材料断裂机理分析 | 第50-51页 |
·ECAP后硬度增高机理分析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7章 普通高强度铝合金LY12的ECAP | 第52-54页 |
·预处理工艺对ECAP的影响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8章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