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30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均相络合物催化还原法 | 第10-16页 |
·均相过渡金属羰基簇合物催CO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 | 第10-13页 |
·均相钌络合物催化甲酸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 | 第13-14页 |
·均相络合物催化H_2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 | 第14-16页 |
·负载型催化剂 | 第16-26页 |
·添加脱卤抑制剂 | 第17-19页 |
·贵金属催化剂的改性 | 第19-26页 |
·水溶性催化剂 | 第26-2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三) 研究构想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主要试剂和原料 | 第30页 |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30-31页 |
·催化加氢反应 | 第31页 |
·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58页 |
第一部分 原位合成的水溶性催化剂RuCl_3/TPPTS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 | 第32-42页 |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影响 | 第32页 |
·CTAB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3-34页 |
·氢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第34页 |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配体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6-37页 |
·溶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第37页 |
·水溶液的pH值对反应的影响 | 第37-38页 |
·添加助剂三已胺对反应的影响 | 第38-39页 |
·水、有机两相体积变化对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底物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0页 |
·其它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还原 | 第40-41页 |
·催化剂的循环 | 第41-42页 |
第二部分 水溶性催化剂[RuCl_2(TPPTS)_2]_2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 | 第42-48页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2-43页 |
·氢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页 |
·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页 |
·添加TPPTS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水溶液的pH值对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添加三已胺对反应的影响 | 第45页 |
·对不同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加氢性能 | 第45-46页 |
·催化剂的循环 | 第46-48页 |
第三部分 水溶性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加氢 | 第48-58页 |
(一) 水溶性Ru/Pt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加氢 | 第48-53页 |
·Ru-TPPTS催化剂中添加第二种金属组分对反应的影响 | 第48-49页 |
·Ru/Pt-TPPTS双金属催化剂中金属组成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 第49页 |
·双金属催化剂0.50Ru/0.50Pt-TPPTS催化不同卤代硝基苯加氢 | 第49-50页 |
·底物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50-51页 |
·未加表面活性剂时Ru/Pt-TPPTS双金属催化剂中金属组成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52-53页 |
(二) 水溶性Ru/Pd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加氢 | 第53-58页 |
·Ru/Pd-TPPTS双金属催化剂中金属组成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55页 |
·配体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55-56页 |
·双金属催化剂0.50Ru/0.50Pd-TPPTS催化不同氯代硝基苯加氢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