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 论 | 第1-9页 |
| 第一章 教育产业与高等教育产业概念辨析 | 第9-19页 |
| ·产业与教育产业 | 第9-13页 |
| ·产业 | 第9页 |
| ·教育产业 | 第9-10页 |
| ·教育产业化 | 第10-12页 |
| ·教育市场化 | 第12页 |
| ·小结 | 第12-13页 |
| ·高等教育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 第13-16页 |
| ·高等教育产业的内涵 | 第13-15页 |
| ·高等教育产业的特征 | 第15-16页 |
| ·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意义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根据 | 第19-24页 |
|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20页 |
|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 | 第20页 |
| ·三次产业分类理论 | 第20-21页 |
| ·知识经济理论 | 第21页 |
| ·政策依据 | 第21-24页 |
| ·教育是一个全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知识产业 | 第21-22页 |
| ·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 | 第22页 |
| ·WTO与教育服务贸易 | 第22-23页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美国及其它国家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启示 | 第24-34页 |
| ·美国教育产业与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概况 | 第24-30页 |
| ·美国教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 ·美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概况 | 第26-28页 |
| ·美国教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28-30页 |
| ·其它国家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 | 第30-31页 |
| ·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几点启示 | 第31-34页 |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机遇、挑战与出路 | 第34-49页 |
| ·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分析 | 第34-38页 |
| ·我国高等教育需求现状 | 第34-36页 |
|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 | 第36-38页 |
| ·我国高等教育供给分析 | 第38-42页 |
| ·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现状 | 第38-40页 |
|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的主要因素 | 第40-42页 |
|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现状与缺口 | 第42-44页 |
|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选择: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 第44-49页 |
|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概述 | 第44-45页 |
| ·民办高等教育产业的特征 | 第45-47页 |
| ·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产业的对策建议 | 第49-58页 |
| ·办学观念的更新 | 第49-51页 |
| ·转变观念 平等对待 | 第49页 |
| ·办学模式和管理理念的探索 | 第49-50页 |
| ·明确定位,加强指导 | 第50-51页 |
| ·体制的创新 | 第51-53页 |
| ·运行机制的创新 | 第53-54页 |
| ·灵活的用人机制 | 第53页 |
| ·紧密围绕社会需求自主办学 | 第53-54页 |
| ·建立多方融资机制 保证办学正常 | 第54页 |
| ·政策环境的创新 | 第54-58页 |
| ·资助政策 | 第54-55页 |
| ·产权政策 | 第55页 |
| ·回报政策 | 第55-56页 |
| ·信贷政策 | 第56页 |
| ·管理政策与人才政策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附 录 民办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 | 第60-67页 |
| 附录1、私立华联大学如何用股份制办学 | 第60-63页 |
| 附录2、西安外事学院办学是如何将几间教室变成两亿校产 | 第63-66页 |
| 附录3、高等教育产业研究课题问卷调查 | 第66-6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 致 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