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解耦控制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 解耦回顾与评述 | 第1-15页 |
第二章 系统耦合度的新概念 | 第15-24页 |
(一) 表达耦合程度方法回顾 | 第15-16页 |
(二) 系统与支路新的耦合度 | 第16-24页 |
第三章 基于分组解耦的弱化系统耦合度的方法 | 第24-52页 |
(一) 分组解耦方法 | 第24-29页 |
(二) 解耦网络网络的设计 | 第29-40页 |
(三) 解耦支路的模型降阶 | 第40-45页 |
(四) 分组解耦系统的对象模型重整 | 第45-52页 |
第四章 状态反馈解耦与极点配置系统 | 第52-79页 |
(一) 状态反馈解耦条件的证明 | 第52-57页 |
(二) 状态反馈解耦的极点配置 | 第57-59页 |
(三) 基于IIR滤波器原理的状态反馈控制与解耦 | 第59-72页 |
(四) 实现系统弱内耦合的极点配置方法的改进 | 第72-79页 |
第五章 预测解耦控制系统及其故障诊断 | 第79-94页 |
(一) DMC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79-82页 |
(二) 基于小波变换的DMC解耦 | 第82-88页 |
(三) 解耦系统故障诊断 | 第88-94页 |
第六章 类前馈解耦及其他解耦方法的研究 | 第94-126页 |
(一) 一种类前馈的解耦方法 | 第94-109页 |
(二) 单位解耦 | 第109-112页 |
(三) 奇异对象的解耦控制与等价变化结构 | 第112-117页 |
(四) 智能解耦方法 | 第117-12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有关课题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