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培育语感的探索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页
一、反思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第7-10页
 (一) 审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第7-9页
 (二) 探究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症结"第9-10页
二、回顾古代传统阅读教学第10-14页
 (一) 古代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特质第10-11页
 (二) 古代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理据第11-12页
 (三) 对古代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认识第12-14页
三、重视培育中学生良好的语感第14-23页
 (一) 语感教学理论的提出第14-15页
  1.我国语文界前辈学者对语感教学的认识第14页
  2.国外理论界对语感教学的探索第14-15页
  3.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界对语感问题的讨论第15页
 (二) 语感的定义及其主要内容第15-18页
  1.关于"语感"一词的定义第16页
  2.语感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三)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语感的形成第18-19页
 (四) 语感的特征第19-21页
  1.语感的整体性第19-20页
  2.语感的经验性第20页
  3.语感的直觉性第20-21页
  4.语感的兼容性第21页
 (五) 语感的分类第21-23页
  1.初级语感第22页
  2.高级语感第22-23页
四、语感教学实施方法探索第23-31页
 (一) 语感教学的紧迫性第23-24页
  1.语感教学是当代信息化社会的客观要求第23页
  2.语感教学有助于语言能力的形成第23页
  3.语感教学是阅读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第23-24页
 (二) 实施语感教学的根本在于教师观念的更新第24-26页
  1.由"封闭教学"到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第24-25页
  2.由"讲清讲透"到使用"空白教学艺术"第25-26页
  3.由"被动阅读"到呼唤"阅读主体意识"第26页
 (三) 精讲课语感教学模式的构建第26-29页
  1.初读文章,谈感受第27页
  2.导入情境,品语言第27-28页
  3.训练语言,重实践第28页
  4.美读文章,潜陶冶第28页
  5.归纳整理,勤积累第28页
  6.扩展阅读,达迁移第28-29页
 (四) 语感教学的课型探索第29-31页
  1.诵读陶冶课第29页
  2.文学鉴赏课第29-30页
  3.基础知识课第30页
  4.推敲对比课第30页
  5.猜读想象课第30页
  6.快速阅读课第30-31页
结论第31-32页
致谢第32页
注释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摩擦测试仪中微力传感器的研究
下一篇:青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大肠杆菌表达与分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