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关键词>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关键词>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 论 | 第8-23页 |
§1.1 曝气传质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2 传质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9页 |
§1.3 国内外传质研究概况与进展 | 第9-16页 |
§1.4 传质模型比较 | 第16-17页 |
§1.5 曝气池内组成及其反应 | 第17-18页 |
§1.6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3页 |
第二章 曝气两相流的实验研究 | 第23-30页 |
§2.1 两相流研究状况简述 | 第23-24页 |
§2.2 实验研究与方法 | 第24-28页 |
§2.3 实验观测结果的定性分析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曝气氧传质速率研究 | 第30-42页 |
§3.1 活性污泥法鼓风曝气特点 | 第30页 |
§3.2 理想模型及其假定的建立 | 第30-32页 |
§3.3 基本公式及常数的选取 | 第32-35页 |
§3.4 清水小气泡曝气氧传质模型的建立 | 第35-40页 |
§3.5 传质模型分析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微生物呼吸作用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 第42-58页 |
§4.1 曝气氧传质的影响因素 | 第42-45页 |
§4.2 Anand Sundararajan实验结果简述 | 第45-47页 |
§4.3 界面吸附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传质影响的分析 | 第47-55页 |
§4.4 传质方程式分析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 论 | 第58-60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8-59页 |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59-60页 |
<引文>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