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及化学系统学初探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前言第7-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22页
 1—1.苦苣苔科分类概况第11-12页
 1—2.苦苣苔科化学成分研究概况第12-19页
 1—3.化学系统学研究进展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2页
第2章 苯丙素甙类成分在苦苣苔科及相关科中的分布及其生理活性第22-39页
 2—1.生源与结构类型第22-23页
 2—2.各类型衍生物在植物中的分布第23-24页
 2—3.几种主要结构类型的分布特点第24-25页
 2—4.苯丙素甙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第2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第3章 苦苣苔科重要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第39-72页
 3—1.半蒴苣苔化学成分研究第39-49页
  3—1—1.概述第39页
  3—1—2.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39-44页
  3—1—3.其它类型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44-45页
  3—1—4.实验部分及结构鉴定数据第45-49页
 3—2.吊石苣苔化学成分研究第49-72页
  3—2—1.概述第49-50页
  3—2—2.新黄酮甙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第50-56页
  3—2—3.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56-59页
  3—2—4.实验部分及结构鉴定数据第59-66页
  3—2—5.波谱学特征总结第66-72页
第4章 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对吊石苣苔属15种植物中石吊兰素的定量分析第72-83页
 4—1.概述第72页
 4—2.植物来源、仪器和试剂第72页
 4—3.实验方法第72-73页
 4—4.结果与讨论第73-83页
第5章 苦苣苔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特点及其化学系统学初探第83-90页
第6章 总结第90-92页
致谢第92-93页
附图第93-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浆果转熟生理变化的机理研究
下一篇:中国叶下珠属(Phyllanthus)植物的生药学及民族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