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与本文结构 | 第16-19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本文结构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财务预警相关理论 | 第19-29页 |
| ·相关概念 | 第19-24页 |
| ·财务风险 | 第19-20页 |
| ·财务危机 | 第20-24页 |
| ·国外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 第20-21页 |
| ·国内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 第21-23页 |
| ·本文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 第23-24页 |
| ·财务预警的界定 | 第24页 |
| ·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 ·系统非优理论 | 第24-25页 |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5-26页 |
| ·财务预警的功能 | 第26-29页 |
| ·信息收集 | 第26页 |
| ·预知、控制潜在的财务危机 | 第26页 |
| ·提供对策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及检验 | 第29-47页 |
| ·模型构建的准备工作 | 第30-40页 |
| ·样本的选取 | 第30页 |
| ·指标的选取 | 第30-37页 |
| ·指标选取的指导思想 | 第30-31页 |
| ·指标的选取 | 第31-37页 |
| ·财务指标的显著性检验 | 第37-40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40-45页 |
| ·主成分分析方法概述 | 第40-42页 |
| ·主成分分析概念 | 第40页 |
|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 第40-41页 |
| ·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42-45页 |
| ·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第45-47页 |
| ·模型的构建 | 第45-46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结束语 | 第47-49页 |
| ·模型评价 | 第47-48页 |
| ·研究局限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69页 |
| 附录1:研究样本 | 第57-59页 |
| 附录2:财务指标使用频率统计样本 | 第59-61页 |
| 附录3:样本财务数据 | 第61-67页 |
| 附录4:Z值计算结果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