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5页 |
·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高中政治课程的特殊性 | 第11-12页 |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要求 | 第12-14页 |
·实施 3 年以上新课程地区的高中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不容乐观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实践意义 | 第15-17页 |
2. 研究设计 | 第17-41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7-21页 |
·新课程 | 第17页 |
·思想政治教师 | 第17-18页 |
·教师专业发展 | 第18-19页 |
·适应性 | 第19-20页 |
·教师角色 | 第20-21页 |
·文献综述 | 第21-35页 |
·文献检索的时间 | 第21页 |
·文献检索方法及结果 | 第21-2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2-35页 |
·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研究目的 | 第36-37页 |
·研究思路 | 第37页 |
·研究方法及对象的选择 | 第37-39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37-38页 |
·访谈法 | 第38页 |
·观察法 | 第38-39页 |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39页 |
·研究对象的抽样 | 第39页 |
·研究的效度 | 第39-40页 |
·研究的进度安排 | 第40-41页 |
3 独行其是——L 老师的教师角色适应故事 | 第41-48页 |
·兴趣决定职业 | 第41页 |
·L 幽默、生动的授课 | 第41-42页 |
·无奈看待新课改 | 第42-43页 |
·L 老师对新课改适应情况——独行其是 | 第43-44页 |
·影响 L 老师角色适应的因素 | 第44-46页 |
·帮助 L 老师更好适应新教师角色的建议 | 第46-48页 |
·树立自我更新的角色意识,自我缓解与应对 | 第46-47页 |
·更新教育观念,由知识灌输向知识引导转变 | 第47页 |
·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不断发展并完善自己 | 第47-48页 |
4. X老师的教师角色适应故事 | 第48-55页 |
·一份稳定的职业 | 第48页 |
·传统理念与新理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 第48-49页 |
·保留看待新课改 | 第49-50页 |
·X 老师的新课改适应情况——压力很大 | 第50-51页 |
·影响 X 老师角色适应的因素 | 第51-53页 |
·帮助 X 老师更好适应教师新角色的建议 | 第53-55页 |
·真正更新教育观念,由知识灌输向知识引导转变 | 第53页 |
·补充学科专业知识,提高教育能力 | 第53-54页 |
·进一步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发展并完善自己 | 第54-55页 |
5 D 老师的教师角色适应故事 | 第55-61页 |
·一个神圣的职业 | 第55页 |
·以新课改理念为主的授课方式 | 第55-56页 |
·客观看待新课改 | 第56-57页 |
·D 老师的新课改适应情况——感觉良好 | 第57-58页 |
·影响 D 老师角色适应的因素 | 第58-59页 |
·主观因素 | 第58-59页 |
·客观因素 | 第59页 |
·帮助 D 老师更好适应教师新角色的建议 | 第59-61页 |
·树立自我更新的角色意识,自我缓解与应对 | 第59-60页 |
·进一步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不断发展并完善自己 | 第60-61页 |
6. 给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建议 | 第61-63页 |
·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积极支持,重视教师的角色压力 | 第61页 |
·彻底改革评价的标准和方式 | 第61-62页 |
·加大培训力度,启动个性化的教师培训方案 | 第62-63页 |
7. 研究结果的检测与反思 | 第63-65页 |
·描述型效度 | 第63页 |
·解释型效度 | 第63-64页 |
·理论型效度 | 第64页 |
·评价型效度 | 第64-65页 |
8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期刊类 | 第65-66页 |
·硕博论文类 | 第66页 |
·著作类 | 第66-67页 |
·外国文献 | 第67-68页 |
附录 A:教师访谈提纲 | 第68-69页 |
附录 B:校长访谈提纲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