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现代哲学(1919年~)论文

宗白华美学与现代新儒学

内容提要第1-8页
引论:以现代新儒学拓展宗白华美学的研究之路——兼及近年来学界的宗白华研究第8-23页
 一、宗白华美学的思想史定位第9-11页
 二、如何理解宗白华美学的“现代性”第11-14页
 三、德国浪漫主义:认取中的批判第14-18页
 四、东西方生命哲学根本差异与宗白华美学的再理解第18-20页
 五、相关性阅读:比较与阐释的初步构想第20-23页
第一章 宗白华生命思想的由西方到传统——宗白华学术思想的转向(上)第23-47页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宗白华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接受第24-30页
 二、现代新儒家对西方生命哲学的反省第30-34页
 三、宗白华早年生命观的自然倾向第34-37页
 四、新儒家论中西文化、艺术生命表现之差异第37-39页
 五、《形上学》与宗白华生命思想的传统转向第39-42页
 六、宗白华美学对中国传统生命精神的归复第42-44页
 七、宗白华论中西艺术生命精神之不同第44-47页
第二章 现代中国“科玄之争”与宗白华的学术归趋——宗白华学术思想的转向(下)第47-60页
 一、“科学的人生观”在宗白华身上的预演第47-51页
 二、宗白华思想转向的契机第51-55页
 三、胡适与现代新儒家精神方法上的杌陧第55-58页
 四、宗白华学术精神的落向第58-60页
第三章 宗白华美学与方东美文化哲学之比较第60-80页
 一、宗方夙缘与中大学风第61-64页
 二、宗白华与方东美之交谊探微第64-67页
 三、方东美文化哲学的形上学取径与宗白华“形上学”手稿第67-70页
 四、方东美、宗白华比较文化哲学之同异第70-73页
 五、文化价值理想的肯认第73-76页
 六、生生之德与生命美学第76-80页
第四章 宗白华与唐君毅之交游及影响初探第80-91页
 一、反映宗、唐交游的几条文献第80-84页
 二、唐、宗学术历程共同的象征性第84-87页
 三、比较艺术论中的核心共识第87-91页
第五章 文艺审美在儒学中的安放——从宋明儒到现代新儒家及宗白华第91-114页
 一、德性与审美在宋明儒学中的扞格第91-94页
 二、心性之学业已蕴含了德-艺矛盾释放的端倪第94-97页
 三、艺术活动的下学上达与同天境界第97-99页
 四、现代新儒学对德-艺高下问题的重提第99-104页
 五、现代新儒家理论上仍存在的纠葛及其解决之可能第104-107页
 六、宗白华美学的求超越意识第107-111页
 七、由道德转出审美第111-114页
第六章 宗白华美学存在形态的儒学阐释第114-130页
 一、李《序》遭逢的病诟第114-117页
 二、虚灵性:艺术、宇宙与心体第117-120页
 三、宗白华美学的体验性与儒学的道德体证第120-123页
 四、境界的形上学与艺术意境第123-126页
 五、“本真的直观”与宗白华美学的现代意蕴第126-130页
附录:《宗白华全集》勘误第130-15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51-155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5-156页
论文摘要(中文)第156-160页
论文摘要(英文)第160-164页
后记第164-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另一个马克思:一种人本主义化的诠释--论弗洛姆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本主义解读
下一篇:董仲舒政治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