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 第13-18页 |
·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13-15页 |
·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前(1949-1966 年) | 第13-14页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年) | 第14页 |
·改革开放初期至上世纪末(1978-2000 年) | 第14-15页 |
·进入21 世纪以来(2000 年至今) | 第15页 |
·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第15-18页 |
·不同时期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第15-16页 |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 第16-18页 |
第3章 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18-27页 |
·高校共青团取得的成绩 | 第18-20页 |
·巩固了党在高校发挥领导作用的群众基础 | 第18-19页 |
·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人心 | 第19页 |
·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19-20页 |
·制约高校共青团的不利因素 | 第20-24页 |
·规章制度不健全 | 第21-22页 |
·教育环境中的负面因素较多 | 第22-23页 |
·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 | 第23-24页 |
·制约因素的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社会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 第24-25页 |
·高校共青团自身认识不够统一 | 第25页 |
·高校共青团缺乏调查研究 | 第25-27页 |
第4章 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 第27-34页 |
·提高对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认识 | 第27-30页 |
·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 | 第27-28页 |
·提高高校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 | 第28-29页 |
·提高共青团自身的认识水平 | 第29页 |
·强化高校大学生的认识 | 第29-30页 |
·构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 第30-31页 |
·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1页 |
·全面的评价主体 | 第31页 |
·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 | 第31-33页 |
·丰富开展科学研究的激励机制 | 第31-32页 |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理论学习 | 第32-33页 |
·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