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大麦论文

西藏青稞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改良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6页
   ·大麦研究概况第13-21页
     ·大麦起源与分类研究第13-15页
     ·大麦综合利用第15-16页
     ·大麦的多样性研究第16-18页
     ·大麦育种研究进展第18-20页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第20-21页
   ·青稞研究概述第21-24页
     ·青稞品质改良现状第21-22页
     ·青稞育种中存在的问题第22页
     ·西藏发展优质青稞的对策第22-23页
     ·优质青稞的栽培和田间管理第23-24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思路第24-26页
     ·青稞改良的意义第24页
     ·本研究的目的第24-26页
第二章 西藏主要农区青稞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6-36页
   ·材料与方法第26-30页
     ·试验材料第26-28页
     ·青稞基因组DNA 的提取第28-29页
     ·DNA 浓度测定第29页
     ·PCR 扩增与产物检测第29页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9-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PCR 扩增的多态性第30页
     ·青稞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分析第30-31页
     ·青稞品种的聚类分析第31-33页
   ·讨论第33-36页
     ·本实验PCR 方法的特点及与RAPD 标记的比较第33页
     ·西藏青稞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改良第33-36页
第三章 不同来源大麦品种麦谷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6-44页
   ·材料与方法第36-39页
     ·试验材料第36-38页
     ·试验方法第38-39页
       ·药品配制第38页
       ·蛋白提取第38页
       ·凝胶制备第38-39页
       ·SDS-PAGE 电泳第39页
       ·凝胶染色第39页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麦谷蛋白的多态性第39-40页
     ·麦谷蛋白的遗传多样性第40-41页
     ·麦谷蛋白的聚类分析第41-42页
   ·讨论第42-44页
第四章 不同地区大麦品种农艺性状比较与西藏青稞品种改良第44-54页
   ·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试验材料第44页
     ·田间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第44-45页
       ·田间调查方法第44-45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45页
     ·大麦的杂交第45页
     ·大麦的杂交方法第45-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西藏青稞品种的主要特点第46-48页
       ·西藏青稞品种的主要特征第46-47页
       ·其他材料具备对西藏青稞进行改良的潜力第47-48页
     ·西藏青稞的改良第48-50页
   ·供试材料田间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第50-51页
   ·讨论第51-54页
     ·利用其他材料改良青稞的可行性第51-52页
     ·西藏青稞改良的策略第52页
     ·关于亲本选配第52-54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4-58页
   ·实验结论第54-55页
     ·DNA 水平的研究结果第54页
     ·麦谷蛋白水平的研究结果第54页
     ·田间农艺性状及青稞改良的研究结果第54-55页
   ·讨论第55-58页
     ·关于分子标记分析第55页
     ·关于大麦麦谷蛋白研究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杆菌介导的HAL1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下一篇:一种特异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mtDNA变异性研究及化杀杂交小麦mtDNA的RAPD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