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安徽省民办高校教师激励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思路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论文框架第15-16页
第二章 激励原理及国外主要激励理论概述第16-24页
   ·激励原理研究第16-18页
   ·国外激励理论概述第18-24页
     ·内容型激励理论第18-21页
     ·过程型激励理论第21-22页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第22-24页
第三章 安徽省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4-37页
   ·安徽省民办高校现状分析第24-28页
     ·民办高等学校的界定第24-25页
     ·安徽省民办高校发展概况第25-27页
     ·安徽省民办高校发展特点第27-28页
   ·安徽省民办高校教师需求特点第28-29页
     ·年龄层次偏低,物质性需求强烈第28页
     ·具有较强的工作安全和情感归属需求第28-29页
     ·具有较强的社交和尊重需求第29页
     ·具有较强的个人成长发展以及成就的需求第29页
   ·安徽省民办高校教师的激励现状第29-33页
     ·薪酬激励第30-31页
     ·福利激励第31页
     ·培训激励第31-32页
     ·精神激励第32-33页
   ·安徽省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7页
     ·教师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第33-34页
     ·分配制度的激励效果有限第34-35页
     ·激励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第35-37页
第四章 安徽省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方式对策研究第37-47页
   ·准确把握民办高校教师的特点第37-39页
     ·物质需要的简朴性第37页
     ·发展需要的稳定性第37-38页
     ·尊重需要的迫切性第38页
     ·成就需要的强烈性第38页
     ·个体需要的差异性第38-39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制第39-40页
     ·把对教师的奖惩与促进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第39页
     ·评价取向要“总结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第39页
     ·评价内容要全面第39页
     ·评价方法要多样化第39-40页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第40页
     ·科学使用评价结果第40页
   ·建立新型的民办高校薪酬激励制度第40-42页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第41页
     ·科学设计团队薪酬第41页
     ·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第41-42页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第42-44页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第42-43页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第43页
     ·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第43-44页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文化激励机制第44-47页
     ·精心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精神第44-45页
     ·建立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第45页
     ·提高民主管理水平第45-46页
     ·积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第46页
     ·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第46-47页
第五章 结论第47-49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47页
   ·现有研究内容的不足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研究
下一篇:电力远程抄表系统研究与设计